611份年報出爐 新興產業利潤增長明顯
摘要: 機構看好醫藥生物、計算機等板塊 年初以來,A股新興產業板塊領漲,成長股表現突出。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已披露的2014年年報發現,與傳統印象中新興產業相關公司主要&
機構看好醫藥生物、計算機等板塊
年初以來,A股新興產業板塊領漲,成長股表現突出。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已披露的2014年年報發現,與傳統印象中新興產業相關公司主要“炒概念”不同的是,部分高成長行業的公司業績預期已經兌現,新興產業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成為年報最大亮點。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記者發稿時,共有611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4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合計3986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1%;實現凈利潤合計4251.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7%。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呈現盈利增速加快、高毛利率等特征,不過在高估值背景下,未來板塊內部分化加劇在所難免。
新興產業利潤增長明顯
結合之前已經披露的上市公司業績預告及快報,A股上市公司2014年的整體業績預期較2013年有所好轉,新興產業類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成為今年年報最大亮點。
在已經披露年報的611家公司中,有401家公司業績同比正增長,其中新興產業類上市公司有181家。醫藥生物、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節能環保等行業的凈利潤增幅居前。業績增長率前20名中,新興產業公司就占據11席。涉及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概念的東方財富以3213.59%的凈利潤增長率占據首位。
新興產業被認為是代表未來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扶持新興產業發展,今年1月份設立了400億元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兩會期間,“互聯網+”更是首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業內人士認為,2014年是新興產業業績兌現年。在政策的東風下,新興產業盈利能力增速預期逐漸得到印證。據初步披露的創業板盈利數據,2014年度創業板公司的凈利潤比2013年度增長了20%以上,遠超主板增速。
在新興產業中,最突出的就是生物醫藥產業。已披露年報的17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凈利潤合計2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4.6%。上海證券認為,隨著我國城鎮化以及老齡化的加快,包括醫療服務、藥品、醫療器械等整個醫藥醫療行業都將長期受益。在互聯網醫療、基因測序、醫藥電商、遠程診斷、醫療信息化等概念帶動下,醫藥板塊的新投資熱點不斷涌現。
除了高凈利潤增幅外,高毛利率也是新興產業公司的重要特征。在已公布年報的公司中,醫藥生物公司2014年的平均銷售毛利率高達49.1%,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平均銷售毛利率達42.3%,遠遠高于已公布年報公司29.6%的平均銷售毛利率。
對于新興產業板塊個股的業績增長,國信證券分析師認為,這主要受政府主導推動經濟轉型、對新興經濟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所致。在未來較長時期內,TMT、醫藥生物等行業個股的增速仍相對較快。
而在2015年一季報中,新興產業高增長的趨勢得以延續。目前,已有1837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1170家公司預喜,生物醫藥、軟件與信息服務、節能環保、新能源等行業繼續延續高增長。
創業板公司分化加劇
年初至今創業板指數屢創新高,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的上漲更是點燃了整個A股市場的牛市行情。到目前為止,WIND計算的創業板指數2015年市盈率已達到約60倍的水平。
在高估值的情況下,新興產業細分板塊也開始出現分化。大部分公司業績兌現了高成長,而僅講故事的公司業績出現了大幅下滑。業內人士指出,未來那些擁有技術儲備和應用市場的公司將迎來業績增長,純概念炒作的公司將面臨嚴峻考驗。
以創業板為例,目前426家創業板公司中已有106家披露了年報。盈利增長的公司有79家,出現利潤下降或虧損狀況的有27家。東方財富、華燦光電、大富科技等行業龍頭業績增長超800%。但在2014年業績下降的公司中,也不乏生物醫藥、計算機、高端裝備制造類上市公司的身影。星河生物、海聯訊、科恒股份等股價近期節節攀升的公司,其業績卻大幅下滑。從整體來看,分化相當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2014年預披露的整體凈資產收益率(ROE),與2013年比并沒有顯著增長、甚至略低于前者。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為,這或與大量兼并收購資產集中并表有關。如果創業板企業利潤增長的來源就是資產質量的優異,那么創業板凈利潤增長加快的同時,其ROE應小幅上升。而如果創業板公司的凈利潤增速是更多依靠以相對自身更低的估值進行并購得到的,ROE就不會增長甚至反而下降。
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行業分化也愈加明顯。生物醫藥、光伏、節能環保、核能核電等行業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5家已公布業績的光伏概念上市公司中,實現凈利潤總計30.8億元,同比增長42.4%;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在線教育等行業保持相對穩定發展。13家已公布業績的新能源汽車概念上市公司中,實現凈利潤總計27.7億元,同比增長8.7%。工業4.0板塊受經濟放緩的影響,進入調整期。28家已公布業績的工業4.0概念上市公司中,實現凈利潤總計33.6億元,同比下降3.1%。
機構青睞優質成長股
創業板股價屢創新高,也使新興成長股成為了資本市場追逐的對象。隨著年報披露日益增多,機構投資者去年四季度的動向也逐漸明朗。
分行業來看,機構持股較多的行業是醫藥生物、化工、機械設備及計算機行業,持股機構較多的個股是萬科A、萬華化學、東方財富、恒瑞醫藥、長安汽車等。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社保基金現身165只個股的2014年年報流通股東名單,合計持倉市值為386.17億元,環比增幅達70%。
行業方面,社保基金最青睞醫藥生物行業,持有東阿阿膠、山大華特等27股;此外,社保基金也較為青睞電子元器件、軟件開發及服務等行業。其中持股市值較大的為東方財富,持有超過10億元;社保基金持有萬邦達超過3億元市值,持有華策影視、迪安診斷、衛寧軟件等股的市值也超過2億元。
其中,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持股數量增加最多的醫藥生物股是眾生藥業,其持股數量增加了721.83萬股。其他持股數量增加的個股還有恩華藥業、聯環藥業等。
最新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流通股東中,QFII已合計現身64家上市公司。行業方面,QFII的持股較為分散,持有電子元器件、化工、航空運輸公司相對較多。個股方面,QFII持股相當一部分為大盤藍籌股,如平安銀行、中國聯通、東阿阿膠、海天味業等,也有英唐智控、華策影視、海康威視等新興成長股。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互聯網+”政策加碼,“互聯網+”相關概念股票將成為2015年機構布局的重點,與之相關的互聯網金融、智能醫療、工業4.0以及農資電商信息化等領域有望出現投資良機。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