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
摘要:世界氣象日簡介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由世界氣象組織于1960年6月確定。氣象是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如冷、熱、干、濕、風、云、雨、雪等。為了加強國際間的氣象研究與
世界氣象日簡介
每年的
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通過決議,從1961年起將公約生效日即
如何減緩氣候變化
什么是減緩氣候變化
減緩氣候變化是指通過減少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或增加對溫室氣體的吸收,以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進而降低氣候變暖幅度。
減緩氣候變化需通過國家和部門的政策與機制,使能源生產和使用、交通運輸、建筑、工業、土地利用和人類居住等部門或行業減少人為溫室氣體排放。
人為溫室氣體源頭
在2000年至2010年間,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了10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一種用作比較不同溫室氣體排放的度量單位)。其中,47%直接來自于能源供應部門,30%來自工業,11%來自交通業,3%來自建筑業。
能源供應部門如何減排
如果不顯著降低能源強度,預計能源供應部門到2050年直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將是2010年的2~3倍。
電力供應的脫碳是以較低成本實現低濃度情景(430~530PPm)的關鍵。到2050年,應有超過80%的發電裝置實現脫碳,可再生能源、核能以及使用碳捕獲和封存技術(指將二氧化碳從工業源和與能源相關的源中分離,輸送到封存地并與大氣長期隔離的過程)的化石能源等低碳能源供應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達到2010年水平(約17%)的3~4倍。到2100年,應淘汰所有不使用碳捕獲和封存技術的煤電。
能源應用領域如何減排
在2010年的最終能源使用中,交通部門占27%,建筑部門占32%,工業部門占28%。
交通部門依靠節能技術、交通工業改進、出行方式變化、基礎設施改進等,到2050年可減少40%的能源需求。建筑部門中,生活方式、文化、行為對建筑能耗有重要影響,設計合理的能效政策、建筑法規和標準將是建筑部門最重要的減排手段之一。工業部門通過升級改造、換代、采用最好的技術等措施,能源強度有望在現有基礎上減少25%。
農業、林業等土地利用部門如何減排
減緩和適應相結合的政策具有最好的成本效益。其中,林業最有效的減排手段是造林、減少砍伐和可持續的森林管理。農業最有效的手段是農田、牧場管理和恢復有機土壤。城市化帶來收入增長的同時也帶來高能耗和高排放,完善城市格局和基礎設施具有很大的減排潛力。
社會公眾如何減排
減緩氣候變化需要政府、社會和個人的積極參與和行動。社會公眾可以通過低碳飲食、低碳居住、低碳出行等低排放的生活方式和適度消費、杜絕浪費等消費模式,積極為減緩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