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價虛高背后“推手”:以藥補醫機制亟待廢除
摘要:扭曲的價格機制背后,是畸形的公立醫院費用補償機制以及不合理的醫務人員薪酬體制。隨著“三醫”聯動統籌深化改革,藥價虛高的“推手”終會被扼住
扭曲的價格機制背后,是畸形的公立醫院費用補償機制以及不合理的醫務人員薪酬體制。隨著“三醫”聯動統籌深化改革,藥價虛高的“推手”終會被扼住
“90%以上的藥品都有降價空間,價格砍掉50%,一點問題都沒有。”在全國兩會廣西代表團的小組討論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花紅藥業董事長韋飛燕一語驚人。她說,10多年來,政府實施藥品降價30多次,但卻“越降越高”。
葛蘭素史克商業賄賂案件曾揭示,成本價不到20元的賀普丁,在中國的出廠價是142元,該公司為打開銷路投入的行賄費用占到藥價的30%。虛高價格的藥物并沒有被市場淘汰,反而大有市場。醫院、醫生都愿意多開藥、多開貴藥。衛計委的統計數據顯示,藥品收入占醫院收入的40%以上,門診費用中藥費平均占比在50%以上。這便是人人詬病的以藥補醫機制。
在不規范的市場競爭中,以藥補醫機制是一個強有力的“推手”,層層推高了藥價,面對30多次的降價令仍越降越高,并讓巨額的財政、醫保投入陷入無底洞。政府對衛生的投入連年以18%的速度上漲,對基本醫保的每人每年補助標準已經七連增,今年將達到380元,但大部分人仍然感覺看病很貴。2013年底,全國衛生總費用輕松越過3萬億元大關,人均衛生支出絕對數不斷攀高,超過居民收入增速。
扭曲的價格機制背后,是畸形的公立醫院費用補償機制以及不合理的醫務人員薪酬體制。就像韋飛燕代表說的一樣,藥企不是不想降,而是不敢降,降下去的“虛火”實際上就是醫生要的“肥肉”——“沒有了回扣,醫生的利益空間沒有了,誰來給你開藥?”對于制藥企業來說,銷售量自然也就降下來了。
公立醫院的收入主要有三塊:財政補助、藥品收入、醫療服務收入。一般來說,財政補助僅占公立醫院收入的10%左右,醫療服務價格長期偏低,不足以彌補成本。醫院只能從藥品上掙15%的加成收入,并要讓醫生多開藥、開貴藥,維持醫院運營和發展。藥價越高,加成便越多。醫務人員薪酬水平偏低,難以體現其勞務技術價值,從藥品中收回扣成為一些醫務人員的無奈之舉。
在任何一個國家,基本健康需求都是民生剛需,再貴的藥也得買來救命,虛高藥價引發老百姓的埋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破除以藥補醫,降低虛高藥價”。言下之意,必然要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建立醫務人員合理薪酬機制,切斷藥品流通的利益鏈條,發現藥品合理價格,最終降低虛高藥價。破除以藥補醫的同時,需要建立“以醫養醫”的機制,讓公立醫院依靠提供醫療服務存活,徹底與藥品利益脫鉤。
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醫藥、醫療、醫保“三醫”聯動,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難以釜底抽薪。目前,我國公立醫院改革仍在試點階段,各地雖然探索了一些經驗,但仍需要總結和完善。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試點范圍,在100個地級以上城市開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相信隨著“三醫”聯動統籌深化改革,藥價虛高的“推手”終會被扼住。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