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易抑郁 運動可防病
摘要:“回南天”濕氣重,到醫院拔火罐祛濕的人增加了不少。廣州日報記者莫偉濃 攝 人一受潮則七病覬覦 著名中醫教你防治“潮濕病” 中醫有云,人一受
“回南天”濕氣重,到醫院拔火罐祛濕的人增加了不少。廣州日報記者莫偉濃 攝
人一受潮則七病覬覦 著名中醫教你防治“潮濕病”
中醫有云,人一受潮,七病覬覦。呼吸道疾病、急性胃腸炎、心血管病、皮膚病、風濕病、抑郁癥、陰道炎“回南天”七大疾病怎么防治?記者走訪廣州各大醫院專家,為您一一破解“潮”局。
文/廣州日報記者何雪華、伍仞、翁淑賢 通訊員宋莉萍、方寧、張秋霞、高三德、陳瑤璇
省中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張忠德指出,物品受潮,影響的是居住、使用舒適度;人一受潮,則是七病覬覦。
1.呼吸道疾病多發。每年三四月,省中醫院門診的感冒患者比平時增長三成左右,原因是“回南天”頻繁,雨水多濕氣重,氣溫忽冷、忽熱致人群流行性疾病如感冒、流腦、水痘、扁桃體炎等高發。
2.急性胃腸炎多發。春季省中醫院消化科患者明顯比平時增加15~20%。專家解釋,空氣潮濕,再加上氣溫在盤旋式上升,十分有利于細菌、真菌、病毒、霉菌等迅速繁殖。
3.心血管病多發。“回南天”又濕又悶,人易煩躁,再加上天氣忽冷忽熱、晝夜溫差大,血管收縮強烈,造成血壓強烈地波動,對心臟產生不良影響。
4.皮膚病增多。天氣上潮,看起來是表面潮,實質上衣物、床品是全方位吸潮,真菌、細菌、塵螨、霉菌滋生,引發濕疹、蕁麻疹、癬病、過敏性皮炎等系列皮膚病。
5.風濕病多發。對于“回南天”,長期患有關節炎的老人最敏感,甚至比天氣預報還靈驗。不愛運動且日常工作生活要久坐、伏案的人群容易覺得周身不舒暢。
6.抑郁癥發作。“回南天”低氣壓徘徊,“春季抑郁癥”高發,這是由于氣候濕悶,導致人體內分泌紊亂,進而心緒低落。女性、閑散人員、常年在室內工作的人比較容易“回南天”抑郁癥發作。
7.陰道炎易發。“回南天”衣物受潮或難干透,衣物上的霉菌、滴蟲、淋球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繁殖力強,尤其是通過不干爽的內褲,輕易侵襲女性,尤以陰道炎最多見。
抑郁高發 運動排解
春天還是抑郁癥的高發季節,尤其是連日天陰多雨的情況下。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主治中醫師唐梁介紹,從中醫角度來說,春天是肝氣升發的季節,人的活動都要順應肝氣升發,郊游踏青、放風箏、散步等戶外活動可以使自己的不良情緒得到排解,以避免抑郁。可按摩百會、太沖、膻中、關元、氣海以升發陽氣,也可拍打雙下肢內外側的肝膽經以舒暢調達肝氣。
風濕骨痛 主打祛濕
回南天一來,很多人都覺得疲倦乏力、腰酸腿軟或肩膊酸痛,“整個人都不好了”。如何預防風濕病發生或復發呢?省中醫院主任醫師黃清春介紹,應該注意防潮,早晚關窗,等太陽出來的時候再開窗通風,以通氣祛濕;注意保暖,盡量不接觸冷水,洗漱可以用溫水,應穿長袖長褲睡覺。睡前洗腳,最好將雙足浸入中藥洗方湯藥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還可以消腫痛、祛風濕。飲食方面,風濕病患者一般宜進高蛋白食物,少食辛辣。
防頸椎病 洗頭吹干
廣州正值回南天,頸椎病的發病率也有所增加,來門診就診的患者比例升高。黃清春介紹,要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或復發,除了注意防潮外,還要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淋雨吹風,長頭發者洗完頭發應盡可能吸干水分、盡快吹干頭發;避免坐位睡覺,入睡時人體陽氣入內,體表陽氣不足,寒濕之邪更易入侵;避免頭頸負重物;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老人骨“脆” 預防摔倒
每年三四月份,不慎摔倒致骨折的患者都明顯增多,其中尤以骨質疏松的老人為主。
如果不慎跌倒懷疑骨折怎么辦?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副教授陳鎮秋分析,如果是手撐地跌倒,懷疑可能出現橈骨遠端骨折,應先找硬紙板和布條臨時固定好腕關節等部位,再上醫院。
受傷的手腕如果戴著手鐲,能取的要馬上取下,以免逐漸腫大時卡住手腕。如果是跌倒時髖關節著地,較可能出現股骨頸骨骨折或股骨粗隆間骨折;而若是臀部著地,不排除存在腰椎壓縮性骨折的可能。這兩種情況下不要急著移動傷者,應觀察腰椎和腳部的反應,如果有麻木感,應找硬木板讓傷者平臥好再送醫。
省中醫流感方
流感1號方:(偏風熱型) 癥狀:多見于流感初起,癥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肌肉酸痛,或有輕咳、咽癢、咽痛,鼻塞,流涕,舌淡紅、或邊尖紅,苔薄白或薄黃白,脈浮數。處方:桑葉5克、北杏10克、桔梗10克、炒薏仁15克、野菊花10克、連翹10克、蒼術5克、甘草5克、土牛膝10克。
流感2號方:(偏風寒型)癥狀: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處方:杏仁10克、紫蘇葉10克、桔梗10克、薏仁15克、陳皮5克、蒼術10克、甘草5克。
特別說明的是,2號方一劑可供3-5人服用,先將藥材用冷水浸泡10分鐘,加水600~1000ml,文火煎煮30分鐘,溫服。
中醫四大妙招防感冒
①艾葉(或艾條)熏蒸房間:每平方米用艾葉5~10克(或艾條1支)進行熏煙30~60分鐘。醋熏:若家中有感冒患者應及時熏醋進行空氣消毒。
②佩戴香囊:用丁香、紫蘇、蒼術、細辛、白蔻仁各2克,碾碎成小顆粒裝入香囊用別針固定于衣襟,但孕婦及過敏體質者禁用。
③中藥泡澡:茵陳蒿30g、艾葉30g、葛根50g洗凈放入布袋中,入鍋中大火煮滾后改小火煮15分鐘后取出,將藥液混入洗澡水中,泡5~10分鐘即可。
④中藥沐足:睡覺前用桂枝10g、花椒10g、生姜10g煮水泡腳,同時可適當加入食醋100ml,用左右手交替按摩涌泉穴,可消除疲勞。
運動+睡足 提高免疫力
預防感冒,最有效的辦法莫過于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
首先是要堅持體育鍛煉:每周2~3次,每次30~45分鐘的運動,是對普通人提高機體代謝排毒功能,增強免疫力最基本的運動量要求。
其次是要有充足的睡眠。有研究發現,人在睡眠時,體內細菌可制造出一種叫“胞壁酸”的物質,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復,“睡眠治療”對感冒尤為適用。
關心“私處”健康
濕疹愛春天發
“問世間晴為何物,又是一年一度拼內褲。”在潮濕的春季除了關注內褲供給,還要關注私處健康。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主任賴維指出,廣州的春天潮濕回暖,真菌、細菌等病原活躍,高發的皮膚病中,可讓男性私密處遭殃的主要有股癬、念珠菌性龜頭炎、陰囊瘙癢、陰囊濕疹等。
賴維介紹,私密處患皮膚病后,首先要做好個人衛生,如果難以戒掉摳腳習慣,摳腳后必須清潔雙手,平時不要隨意用手觸碰生殖器,每天用清水清洗包皮,不要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水或高錳酸鉀溶液。
同樣地,女性在春季也容易感到私處不適。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科主任石琨教授說,陰道炎主要是外陰、陰道感染假絲酵母菌所致,會陰部溫度、濕度增加是誘因之一。專家建議,潮濕天氣最好別穿化纖內褲,最好穿棉質內褲,有條件的可以用紫外線進行消毒。
濕疹愛春天發
春季也是皮膚的“多事之季”。廣東省皮膚病醫院院長楊斌介紹,濕疹的病因眾多,包括真菌感染、細菌感染等。
楊斌指出,正規治療中,只要濕疹和皮疹不超過全身面積的30%,都不主張口服激素,應以外用治療為主。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