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條穿海地鐵盾構隧道動工建設
摘要:原標題:我國第一條穿海地鐵盾構隧道動工建設日前,隨著第一幅地連墻鋼筋籠入槽,我國首條穿海地鐵隧道——廈門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跨海隧道工程正式進入實質性施工
日前,隨著第一幅地連墻鋼筋籠入槽,我國首條穿海地鐵隧道——廈門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跨海隧道工程正式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千百年來中國人穿江過海的夢想終于變成了現實。
由中國鐵建十四局集團承建的該工程位于廈門市海滄區與廈門本島之間的西港海域,工程線路長度3.2公里,包括兩站一區間,即海滄大道站、海滄大道——東渡路站區間和東渡路站,工程造價9億元,工期3年半。該施工跨海區間地段地質復雜,集軟土、硬巖、上軟下硬、頂部透水、底部基巖突出、孤石于一體,堪稱“地質博物館”;施工中要面臨盾構機海底高壓更換刀具、海底以下多次到達始發、水中爆破,盾構機行進姿態、刀具設計等眾多技術難題。
中國鐵建十四局集團隧道公司負責人表示,為優質高效完成施工任務,公司選派了最精干的管理、技術力量充實到現場。
近年來,中國鐵建十四局集團在水下隧道施工領域佳作頻現、亮點紛呈。施工的南京緯七路長江隧道工程是國家863計劃研究項目,也是該企業穿江越河大直徑盾構的奠基之作;在南京地鐵10號線地鐵盾構過江施工中,他們研發的11米直徑盾構機“小空間常壓換刀”技術,為世界首創;目前正在施工的武漢越江地鐵盾構工程,則是該集團進行第三次穿越長江的壯舉;在古城揚州瘦西湖隧道施工中,成功改造14.93米直徑盾構刀盤沖刷系統,升級泥水分離設備,攻克“遇水則軟,無水則硬”的全斷面硬塑粘土地層施工難題;2014年12月29日,他們在蘭州正式開啟了盾構穿越黃河之旅。
據介紹,中國鐵建十四局集團將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力爭在大直徑盾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博士后工作站申報等方面取得突破。深入開展大直徑盾構隧道復雜地質條件長距離穿江越海技術研究,真正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力。
隨著廈門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跨海隧道工程的開工建設,“穿海盾構隧道”這枚重要的戰略“棋子”成功落地,標志著中國鐵建十四局集團“江河湖海”盾構戰略布局基本完成。通過這一工程實踐,該集團水下隧道專項施工能力、核心競爭力將獲得大幅提升,也將進一步擴大企業在這一專業領域的施工、技術、管理和品牌優勢。(劉月詩 魏綿峰 段偉偉)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