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陷阱提現困難成P2P網貸“雷區”
摘要: P2P網貸在飛速發展,問題平臺數量也在不斷攀升。有的投資人把幾萬、幾十萬元的積蓄“砸”了進去,看到的卻是再也無法登錄的網站,聽到的是老板已卷款跑路。
P2P網貸在飛速發展,問題平臺數量也在不斷攀升。有的投資人把幾萬、幾十萬元的積蓄“砸”了進去,看到的卻是再也無法登錄的網站,聽到的是老板已卷款跑路。
據統計,2014年我國問題互聯網借貸平臺共計273家,涉及金額數十億元人民幣,問題主要集中在:信息不對稱及低門檻導致詐騙的道德風險;自融、拆標、組團等導致資金流斷裂;同業拆借的關聯倒閉;單人借款金額大導致經營風險等。
“一些純詐騙平臺一開始就以超高收益率吸引投資人。”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說,超過24%年化收益率紅線的平臺投資者不要碰,這屬于典型的“陷阱”。
業內人士表示,多數正規平臺現在的收益率在8%至12%,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年化收益率。
“識別純詐騙平臺最簡單的辦法,首先是看有沒有實際的辦公場所,投資者可以從網貸平臺提供的聯系方式上進行查找。”馬駿說,此外還要看網貸平臺的信息是否公開透明。P2P平臺和產品公開披露相關信息會提升產品透明度和安全性。“投資者要看清借款人是誰,借款用途是什么。”
除了純詐騙的平臺,另一大“陷阱”是提現困難。數據顯示,2014年出現的問題平臺中,提現困難型平臺占44%,涉及人數最多、金額最大。
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厲健律師分析,提現困難一般源于兩大原因,一是自融型平臺,多少存在標的信息造假,資金流向單一等問題。二是平臺正常經營,但是業務來源和風控水平較差,出現風險,資不抵債。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