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獨運”的追夢人
摘要:□晚報記者 葛 生 通訊員 王付云 汝南縣古塔街道十里鋪社區,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柏油馬路連接村村戶戶。一幢幢三層小樓,拔地而起。一座座大型日光溫棚連成一片,
□晚報記者 葛 生 通訊員 王付云
汝南縣古塔街道十里鋪社區,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柏油馬路連接村村戶戶。一幢幢三層小樓,拔地而起。一座座大型日光溫棚連成一片,成為新農村亮麗的風景線。
十里鋪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毛說:“以‘興業、村美、樂民’為目標,建設‘美麗、文明、富饒’的十里鋪,是我的目標和夢想。我愿意做個追夢人。”
過去的十里鋪社區是一個貧窮落后村,雖然離縣城只有
改變這一面貌的是精明能干的莊稼漢子陳毛。陳毛被選為社區黨支部書記后,從創大農業、大品牌的高度出發,制訂社區產業發展規劃,整合農業品種、資金、人才等資源,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
“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有無公害溫棚近800座,成為豫南最大的溫棚蔬菜生產基地。在“農機合作社”的孵化下,十里鋪有130多臺大型農業機械。每年從5月開始,一路南下收割,一直到10月結束,農機手先后轉戰廣東、湖南、四川,最后到達遼寧、黑龍江,幾個月下來,一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收入在20萬元以上。
每年夏秋時節,地處宿鴨湖畔荒灘的苗東明鵝廠格外熱鬧,一只只大白鵝被裝上車賣到外地。“現在城里人都喜歡吃純天然食品,俺在荒灘養殖的1000多只鵝不到成年就被訂購一空。”養殖戶苗東明說。
在十里鋪社區的規劃藍圖上,畫有1500戶居民居住區圖,圖上有商務區、健身場所、村村通公路、便民服務社區、幼兒園、學校。十里鋪新型農村社區沒有圍墻,社區周圍就是農田,戶與戶之間也沒墻相隔,這樣有利于村民之間的相互溝通。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