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梨園終不悔從喜歡它到愛上它
摘要:□班永威 文/圖 劇社成員合影。 興致來了唱兩嗓。票友,是戲曲界的行話,是指會唱戲而不以專業演戲為生的愛好者,即對戲曲、曲藝非職業演員、樂師等的通稱。相傳清代八旗子
□班永威 文/圖
劇社成員合影。
興致來了唱兩嗓。
票友,是戲曲界的行話,是指會唱戲而不以專業演戲為生的愛好者,即對戲曲、曲藝非職業演員、樂師等的通稱。相傳清代八旗子弟憑清廷所發“龍票”,赴各地演唱子弟書,不取報酬,為清廷宣傳,后就把非職業演員稱為票友。
昔日中國戲壇有許多票友,他們的演技、唱腔、扮相都勝過臺上的正角。
出生于駐馬店開發區關王廟鄉潘莊的樊粹庭在河南大學就讀時就是個知名的豫劇票友。后來,他對豫劇做了很大貢獻,被譽為“現代豫劇之父”。
近日,記者和潘迪生約好采訪時間后,來到他的家里。當記者準備采訪時,忽然,一陣豫劇慢板的旋律飄進耳中。記者以為有人在唱戲,誰知,這是潘迪生的手機鈴聲在響。“這是豫劇《貞觀家事》李世民登龍位萬民稱頌一段戲。”潘迪生笑著說。
單位出名的“戲曲家”
潘迪生在駐馬店日報社工作十六七年了,戲唱得好在單位是出了名的。單位每次舉辦晚會就有他的演唱,地地道道的戲曲韻味常能博得大家的一片掌聲。
潘迪生大學時學的是音樂專業,先是陰差陽錯地進了駐馬店日報社工作,后又出人意料地愛上了戲曲。
“我大學學的是音樂專業,現在又愛上了戲曲。我在業余時間哼唱戲曲覺得是一種享受,戲曲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0年,河南衛視《梨園春》播出,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潘迪生說 。
因《梨園春》結緣戲曲
“小時候,村里有個戲班子,我常跟著他們聽戲,但沒有唱過,因為父母不讓學戲。到了初中,我學習了音樂,后考進大學,學音樂。”潘迪生說。
《梨園春》,想必河南人都知道這個戲曲欄目。它風靡河南,甚至全國?!独鎴@春》是以豫劇為主,匯集全國各地不同戲曲劇種,以戲迷擂臺賽的方式呈現的一檔戲曲類綜藝欄目。
2000年,《梨園春》讓潘迪生著迷了。每逢周日晚上,他就守在電視機前觀看。“當時,《梨園春》是一個創新的欄目。戲迷們登臺表演,很激動。戲迷一個比一個唱得好,又精彩又刺激。”潘迪生回憶。
自那以后,潘迪生就開始學唱戲。這對潘迪生來說不是太難,一是他自小喜歡戲曲;二是他學的是音樂專業,雖然發聲方法和戲曲有所區別,但實質上還是相通的。
潘迪生聲音明亮、純凈。起初他也唱些旦角戲,但后來覺得唐派唱腔高亢嘹亮、激昂奔放、大氣磅礴,如龍吟虎嘯,便開始學習唐派唱腔,并專攻須生行當。潘迪生說:“那時為了唱好戲,我不知買了多少碟,也不知用壞了多少碟機。”
圈內名氣漸漲
由于《梨園春》的火爆,2001年,我市也有了《梨園春》分部。“當時,分部設在芝麻花大酒店,每逢周末我就去那里聽戲,后來就學唱了幾段。”潘迪生說。
有著極高天賦和刻苦學習精神的潘迪生在《梨園春》分部一開唱,眾多戲曲愛好者就鼓掌叫好。“我當時唱的是《穆桂英掛帥》、《秦雪梅》、《下位去勸一勸貴妃娘娘》等選段。大家聽后,都覺得唱得很不錯。從那以后,我慢慢地進入了有組織的票友圈。”潘迪生說。
此后,唱得越來越好的潘迪生受到多家單位的邀請。
拜師唐派傳人賈庭聚
2007年,潘迪生受邀參加由鄭州電視臺舉辦的《戲迷總動員》,并獲得第二名。“當時聽說評委里有唐派傳人賈庭聚,我很激動。”潘迪生說,“賈老師在看過我的表演后,說我唱得很不錯,有獨特的二本嗓子的發生特點,很有韻味,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
同年12月1日,潘迪生成了唐派第三代傳人賈庭聚的第四十三位弟子。
潘迪生告訴記者:“我從賈老師那里學到很多:發聲位置如何調整,怎樣塑造人物角色,對整段戲如何把控等。師娘懂的也很多,賈老師忙時她給我說戲。最重要的是,老師始終把 ‘人品’放到第一位。”
拜師后,潘迪生唱戲的水平更上了一層樓。
成立喜成劇社
“喜成劇社”的名字出自唐派唱腔創始人、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唐喜成,又以“喜事、好事都能成功”為引申義。
“2009年,愛上戲曲的我成立了駐馬店市喜成劇社,希望為更多的戲迷朋友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潘迪生說,“劇社發起時只有5人,現在有20多人。劇社成員大都有工作,利用空閑時間在一起唱戲排戲。”
劇社以挖掘和培養戲曲人才為目標,爭取把駐馬店優秀的戲曲人才聚集起來,排出好的劇目奉獻給觀眾。
據潘迪生介紹,近幾年,劇社經常受邀到我市各縣、區演出。他自己曾被邀請到鄭州、深圳、石家莊等地演出。但劇社主要還是活躍在駐馬店的文化市場,自發地在廣場、小游園等處定期或不定期搞群眾文化活動,為天中百姓多唱戲、唱好戲。
登上中央電視臺
2013年12月26日,潘迪生接到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一鳴驚人》欄目總導演的電話,希望喜成劇社能參加該節目的錄制。隨后,總導演從北京來到駐馬店,看過他們編排的節目后給他們提了建議。初試通過后,潘迪生和劇社的成員們登上了央視大舞臺。
《一鳴驚人》分為3個環節:首先是《自報家門》,潘迪生和劇社成員們用唱戲的方式把我市旅游景點、土特產、歷史名人等介紹了一遍。其次是《粉墨登場》,他們演唱的是《新白蛇傳》,得到了專家的認可。第三個環節是自編、自導、自演的荒誕獨幕劇《包拯唐成巡訪記》,得到了專家的好評。最后他們以總分2368分獲得2014年第11期冠軍。
駐馬店市喜成劇社填補了我市社團在央視同類大型節目中展示并奪冠的空白,為駐馬店贏得了榮譽,展示了駐馬店形象。
這些年,喜成劇社一直活躍在天中大地。無論是公園里自發組織的“地攤戲”還是市里舉辦的大賽,乃至省級以上的大舞臺都有喜成劇社成員活躍的身影。
2014年,潘迪生獲得“文明天中·歡樂天中群眾文化廣場活動先進個人”稱號。潘迪生說:“獲得榮譽不重要,我希望更多的人喜歡地方戲曲文化,更多人加入戲曲活動,把我們悠久的戲曲文化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