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學友:讓駐馬店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摘要:全國人大代表余學友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讓駐馬店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本報訊 (記者 劉華山)3月7日,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
全國人大代表余學友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讓駐馬店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本報訊 (記者 劉華山)
余學友代表說,一年來,我們深入貫徹中央“四個全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特別是著力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都市生態農業發展、“三山一灘”群眾脫貧“四大工程”,農業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糧食連年豐產豐收,去年全市糧食總產達到147億斤,增長3.7%,實現了“十一連增”。農民持續增收,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362元,增長11.1%,在過去11年中有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農業產業化發展勢頭強勁,全市農業產業化集群達43個,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10個;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351家;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1326家,實現總產值1180億元。農業基礎設施不斷改善,防災抗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全市農機總動力達1451萬千瓦,居全省第一位。
余學友代表說,近年來,我們在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實踐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困惑。比如:農業基礎薄弱的“軟肋”問題,目前全市還有500多萬畝中低產田需要改造,占耕地總面積的42.6%,在糧食生產連續“十一連增”的高起點上實現穩定增產的難度較大;農業大而不強的“短板”問題,我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層次低、規模小,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農業生產規模化程度低的“松散”問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弱,土地集約程度低,全市適度規模經營面積350萬畝,僅占家庭承包面積的33.7%;涉農資金投入的“碎片化”問題,國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涉農項目資金,但具體到基層相對分散,而且頭緒多、部門多,難以發揮整體效益。
圍繞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余學友代表提出兩點建議。
一是建議加大對糧食主產區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扶持力度。駐馬店常年糧食產量140億斤,占全省的1/8,其中小麥產量占全省的1/7,占全國的1/28;油料產量82萬噸,居全省之首;年出欄生豬、牛、羊總量分別居全省第一、第二、第四位;在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中,駐馬店承擔了全省300億斤中的39億斤。糧食主產區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往往是財力不足、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的地區,同時也是工業欠發達、農產品加工業潛力巨大的地區。因此,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對糧食主產區道路、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同時加大對糧食主產區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在項目資金、金融服務、稅收政策、標準化和研發中心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
二是建議把駐馬店列入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進行扶持。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入推進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我們深切感受到對貧困地區、革命老區的關懷厚愛。駐馬店地處大別山區又是革命老區,全市9個縣區中,有4個國家一類老區縣、5個國家二類老區縣區;老區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70%。按照新的扶貧標準,全市還有72.59萬貧困人口,占全市農村人口的12.5%。因此,建議把我市確山、泌陽、正陽、汝南、平輿、上蔡6個縣列入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進行扶持,加快這些地區脫貧步伐。
余學友代表說,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做好三農工作,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好政府工作報告精神,始終把三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努力把駐馬店打造成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和農產品加工基地,為全國人民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農副產品,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