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始蠶
摘要:天中歷史故事(二十七)□市博物館 劉文明繅絲制衣啟萬代文明,植桑養蠶開千秋偉業。蠶絲鼻祖——嫘祖發明了種桑養蠶、編織衣物,是中華服飾之母。也是軒轅黃帝
天中歷史故事(二十七)
□市博物館 劉文明
繅絲制衣啟萬代文明,植桑養蠶開千秋偉業。
蠶絲鼻祖——嫘祖發明了種桑養蠶、編織衣物,是中華服飾之母。也是軒轅黃帝的正妃,一起開創了中華民族男耕女織的農耕文明。嫘祖故里就在西平縣的董橋遺址之處。
西平縣境內的蜘蛛山,又稱為“始祖山”,相傳嫘祖就是在這里受到蜘蛛結網的啟發后,發明了養蠶、繅絲和紡織技術。嫘祖是遠古時期西陵國氏族部落首領的女兒,她出生時雖說是陽春三月,狂風暴雨卻下了三天三夜,洪水淹沒了村莊田地。首領聽信巫師之言,認為其是不祥之女,給她取名累祖,嫘字的女旁是后人加的,當作妖孽扔進了西草河。因為是九天仙女下凡,王母娘娘命神仙變成神鳥把她救起。首領本來就不太喜歡這個女兒,加上巫師挑唆,總是毫無理由的責罰嫘祖。嫘祖一氣之下,跑到西南山獨自生活,自力更生。在山上采野繭取蛹時,她發現蠶會吐絲,便把野蠶帶回家飼養。蠶絲雖細,卻非常結實,就成天擺弄來擺弄去,思考著拿蠶絲做點什么。但是,要想把蠶絲完整抽出,卻出現重重困難。有一次,嫘祖煮水燒飯時,幾顆繭子掉進了沸湯里,她慌忙撈出,繭子扯起了又細又長的絲線。一天,嫘祖在樹林中撿拾柴草時,一張大蜘蛛網蒙到臉上。她不知是何物,急匆匆跑到水邊一照,就像是蒙了一層紗,看起來非常漂亮。受到蜘蛛結網的啟發,嫘祖就想如果把絲線編制厚實一些罩在身上,比起穿戴樹皮樹葉不是又輕松又方便嗎?有了這樣的想法后嫘祖就付諸行動,經過千萬次的嘗試和改進,逐漸掌握了人工養蠶、繅絲和編織技術。嫘祖下山時,身穿自己織成的彩衣,非常的漂亮和美麗。女人們爭相向嫘祖討教彩衣是如何做成的,嫘祖非常細心和熱情的傳授她們養蠶取絲做衣裳。此時的嫘祖是名副其實的貌若天仙,心靈手巧。后來,北方的部落首領黃帝聽說了嫘祖的賢能大德后,就派人把嫘祖迎娶到軒轅丘并封為正妃,賜給桑林,讓她教授百姓養蠶抽絲,織布做衣。從此結束了無衣可穿的蒙昧時代,開創了人類從遠古洪荒到服飾文明的新紀元。
后人為了紀念嫘祖的功績,興建了嫘祖廟,敬奉其為蠶神。自先秦以來,歷代皇室每年春季吉時都舉行“祀先蠶”的大規模儀式和活動,獎耕織、勸農桑,全國范圍內上行下效,例行祭祀。嫘祖真正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成為激勵農桑事業的一種動力。今天西平地區的祭祀活動是一年二次:一是農歷三月初六,嫘祖的出生日,紀念嫘祖冥誕;二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節,此時正逢新繭上市,舉行祭祀以謝蠶神。活動事項以民間口傳身授世代沿襲,程序規范而不顯繁雜,樂舞優美而不失莊嚴,具有濃重的鄉土氣息,集中體現了嫘祖家鄉百姓對先祖的尊崇。2007年,西平縣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嫘祖文化之鄉”,并成立“中國嫘祖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嫘祖祭典》成功申報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作者簡介:2012年7月考古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現就職于駐馬店市博物館研究部。)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