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跨越新常態要搭上信息化智能化快車
摘要:原標題:徐匡迪:跨越新常態要搭上信息化智能化快車 原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徐匡迪近日在第六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指出,要保持新常態而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十分不容易
原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徐匡迪近日在第六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指出,要保持新常態而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十分不容易的。后發國家從二次大戰以后,23個國家想追趕,只有5個國家成功超越了,所以還要花更大力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跨過新常態這個坎,一是要依靠深化改革、制度創新、激發創業創新和人人創業的活力。二是要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用網絡科技來蛻變傳統業態,包括農業、工業、商業。農業、工業、商業都可以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的快車道實現彎道超車,使國民經濟產生一個質的提升。
徐匡迪指出,中國經濟過去高速增長的兩大動力,即出口高速增長和低成本,都已經結束。未來中國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到高收入國家,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引領。 徐匡迪認為,現在國內經濟有一種理論,經濟轉型就是服務業。海濱度假、旅游的設施菲律賓非常好,服務業占70%~80%,但沒有支柱產業,科技創新不了。沒有科技創新引領,經濟也很難跨越式前進。中國是一個制造大國,10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但面臨產能過剩、水平不高和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的挑戰。未來20年要改變這個狀況必須從創新上來改變,通過創新改變制造業。
過去,產品就是生產,制造業就是生產產品。產品出來你怎么用是你的事,在今后都是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服務,制造業將智能化,最典型的就是德國的工業4.0計劃。德國人認為,工業1.0是用機器代替手工勞動,進入工業化社會。工業2.0是20世紀初形成生產線,把零件制造和整機制造分開,零件同樣大規模地制造,然后整機在生產線上一個一個配上,從流水線上來生產。工業3.0是出現了電子和信息化技術,機器人逐步代替人類操作。工業4.0是未來十年通過網絡技術來決定生產制造過程,實現制造業的智能化。
網絡的變化是世界上的一件大事,最早是桌面的互聯網,就是計算機的互聯網,后來是移動的互聯網,用WiFi,下一代互聯網是泛在網,最后是達到寬帶、移動、安全、可信、自治、泛在。桌面互聯網主要是數據服務,提供各種數據。移動互聯網是提供電信服務,還包括媒體服務,下一代互聯網把物聯網的服務放上去,然后進入產業服務,然后就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叫CPS,就是Cyber-Physical System,現在只能翻譯成通信與計算及控制結合的網絡。
徐匡迪認為,制造服務業的時代已經來了,服務業和制造業是融合的,美國有一個First Wind公司,經營著16個風力場,這個公司在GE生產的風力發電機上安裝了系列的傳感器、控制器和優化軟件,可以隨時測量溫度、風速、葉片的位置和螺距,然后優化,數據量是過去的3~5倍。目前風力場123臺風力發電機增加了3%的電能輸出,相當于每一臺渦輪機一年可以多生產12萬度電,而這兩個風力場的年收入將直接增加120萬美元。中國也有利用網絡提供運行監測服務的案例,比如礦山安全,過去只測瓦斯和滲水,現在山西的大型礦已經擴展到監測礦山生產的全過程,包括通風量、溫度、濕度、一氧化碳的含量、下井人數等,每一個下井的人都有一個發聲器。過去礦難發生時井下面有幾個人都搞不清楚,現在下去必須要帶這個東西。整個監測系統不是煤礦來做,而是第三方來做,每個收取服務費1毛錢,大中型的煤礦在山西已經4年沒有發生大型礦難了,這就是用技術進步來改變生產方式。另外工業單體設備的在線設施和故障診斷系統,我們國家有陜鼓動力集團,大量的火力發電的燃煤鍋爐是用他們生產的鼓風機,交售1224臺機組服務,測量里面的轉速、壓力、齒輪、運行的情況,光這個服務年收入就20億元,占整個產品銷售的三分之一,將過去銷售設備的一次性收入擴展為長期的售后服務支持,獲得持續收入。這個電廠非常歡迎,他們就怕鼓風機壞了,一停機就會停電,停電就是大事故。
電子商務異軍突起,推動了商業業態的變化。這也是一個創新。中國的網絡零售市場增長速度全球第一,每年增長120%。中國一個人每年有9~10件東西是從網上買的。快遞的從業人員僅東部沿海地區就接近一千萬,就業面取代了過去的建筑工人。電子商務還通過網絡融入金融,正在改變傳統的金融業務。
徐匡迪認為,大數據、云計算是對產業升級有重大影響的科技創新,未來商機巨大。GE航空發動機從智能制造向實時服務業延伸。當把傳感器安裝到所有設備上,不管是燃氣輪機還是醫院病床,在所有的工業領域里,GE估計這樣的效率機會可能價值1500億美元,飛機在飛的時候可以告訴你到底應該怎么飛,用油是否合理,發動機有沒有問題,核磁共振賣給中國或者印度的醫院,在做的時候都可以測量。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郵電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