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斯巴達項目\"正在激化瀏覽器市場激烈競爭
摘要:原標題:微軟"斯巴達項目"正在激化瀏覽器市場激烈競爭 【賽迪網訊】3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斯巴達項目的開發標志著微軟正著手為所有的Win 10設備打造一款全新、現
【賽迪網訊】3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斯巴達項目的開發標志著微軟正著手為所有的Win 10設備打造一款全新、現代化的瀏覽器,如PC、平板以及智能手機。盡管其新的瀏覽器內核Edge初期元素來源于IE11的Trident內核,但前者與后者的區別迅速出現,并且運行情況良好。然而,或許人們更為關心的是微軟所要丟棄的元素,這些正是IE優秀傳統所附帶的一些包袱。
“斯巴達”這一代號可能源于Xbox One游戲:《光環:斯巴達突襲》,或有意針對瀏覽器市場展開一場突襲。而斯巴達本身也有著嚴厲規整和細致簡單之意。
如果真像某些人認為那樣,即谷歌是新生代微軟的話,那么斯巴達項目就是新生代的Chrome。當然,谷歌必須意識到如今的Chrome本身正變得日益“臃腫”,比其主要競爭對手火狐會占用更多的內存和資源。谷歌開發出其自有的Blink也摒棄了其瀏覽器附帶的一些包裹。畢竟微軟的IE有著20年歷程,它有太多的包袱需要丟棄。
微軟斯巴達項目經理雅各布-羅西(Jacob Rossi)上月接受采訪時表示:“新的引擎中看不到IE的影子。移除舊元素是子系統對效仿IE8布局怪癖負責的表現。新的引擎中淘汰了VBScript。而像attachEvent、設置兼容的X-UA-Compatible和currentStyle對象這些殘留物也不會出現在新的引擎中。代碼庫與Trident基本沒有什么共同點。”
鑒于當前IE11已經在Win 8.1上與Chrome競爭,斯巴達項目的改善可能會讓它遠遠領先Chorme。
同時,斯巴達項目團隊也修復了成千上萬個互用性缺陷,并且為多個網絡標準提供了支持。
在2月26日,團隊成員抽出了一些時間對他們現在所做的予以了解釋。其中包括增添了一個重要的博客帖子功能、一個詼諧的Ask Us Anything會話窗以及一個@IEDevChat會話窗。如果用戶對于斯巴達項目有特定的問題需要解答,在上述幾個功能中可以找到答案。
對于企業用戶而言,最重要的問題是“新的引擎推出后,那些基于早期版本IE打造的網站和企業內部網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雅各布-羅西解答稱“Windows 10將采用EdgeHTML.dll,它將與之前數十年中一直作為Internet Explorer引擎的Trident(MSHTML.dll)分離開,僅在訪問一些舊的企業站點時會載入Trident內核。這種雙引擎方案使得企業用戶能夠升級成新引擎,并且同時在同一個瀏覽器中運行那些依照舊的IE內核開發的關鍵任務應用。”
據悉,新的瀏覽器在投入市場后將迅速并且持續地升級,就像Chrome、Firefox以及其他主流網頁應用和服務那樣。
據一些評論指出,很明顯微軟將不得不克服信譽度方面一些重要的挑戰,但許多反駁都是出于對斯巴達項目的不了解。也有一些評論者認為微軟新瀏覽器表現不太期待過高,這些評論者似乎沒有意識到自IE8推出后6年間所發生的一情況。然而,這樣的局面可能相對微軟而言是優勢,因為斯巴達瀏覽器要比IE6-8好得多,也優于IE11。
當然,目前外界仍對斯巴達瀏覽器的了解僅限一些報道消息。用戶最為關心的問題是它會占用多少RAM和資源,因為這相對于Chorme而言,是一個關鍵性的競爭優勢。另一個值得關注問題是微軟新瀏覽器的最終命名。
有可能斯巴達會成為其品牌名稱,之前已有Xbox這樣的例子。微軟或許會為新的瀏覽器取一個時髦的名字。有人也倒希望微軟不要將其命名為IE,IE11的名字就有了太多的負面意義,這完全掩蓋了其質量和性能方面真正的優勢。
宇然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賽迪網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