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人群少吃幾口更保險 春節避開傷身暗礁
摘要: ●吃:“三高”人群要管好嘴,不新鮮的食物要果斷丟棄 ●喝:大人少喝酒,孩子少喝碳酸飲料,適當喝茶或新鮮果汁更健康 ●玩:老人小孩少湊熱鬧,青壯
●吃:“三高”人群要管好嘴,不新鮮的食物要果斷丟棄
●喝:大人少喝酒,孩子少喝碳酸飲料,適當喝茶或新鮮果汁更健康
●玩:老人小孩少湊熱鬧,青壯年莫連續熬夜,自駕游防路怒癥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急診科主任蔡學全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陳瑞芳教授
再過兩天就是除夕了,辭舊迎新,辛苦了一年的人們有的早早就備好年貨準備“宅”在家里,有的匆匆踏上歸家路,也有的已計劃好結伴出游。但無論走到哪兒,親友歡聚宴飲,吃喝玩樂停不了。
不是潑冷水,每年春節因吃喝玩樂、出行準備功課未做足而出現意外,甚至影響到身體健康的事兒從未跟過節一起“放假”。如何才能聚得開心、玩得過癮?本報請來專家為您支招——
文/廣州日報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胡瓊珍、方寧、張秋霞
吃
“三高”人群少吃幾口更保險
“年節到,親友間的宴聚多。面對一道道美味佳肴和親友熱情的款待,很多人難免吃多兩口。”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陳瑞芳教授分析說,每個菜多吃三兩口,看似夾兩筷、舀多一兩勺而已,但過節一桌菜少則十道八道,多則十幾、二十幾道,即使不是每道都吃多三兩口,只要有幾道合口味的多吃一點加起來起碼也夠一小碗了。特別是大家喜歡吃的各種家禽、紅肉類以及海鮮,多是高蛋白質和高膽固醇食物。吃多了,對消化力旺盛、體能消耗相對較大的健康中青年朋友可能問題不大,但對有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或是糖尿病患者來說卻“很不妙”。
“‘三高’人群如果上一餐吃多幾口,下一餐要適當調整,總之要管好嘴。”陳瑞芳提醒說,莫連續幾餐都無節制,以免引起血壓、血脂、血糖的波動或痛風,增大不必要的發病風險。
食物要新鮮 防病從口入
一些家庭仍按老傳統備有不少年貨,特別是各種肉類,一般一兩餐甚至一兩天都吃不完。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急診科主任蔡學全教授說,雖然冰箱對制止細菌生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消毒,隔頓的熟食重新拿出來吃一定要煮透。而青菜類最好餐餐“清盤”,如果一次吃不完,放隔頓后營養價值已經不高,隔夜儲存更不提倡,因為即使放入冰箱,亞硝酸鹽和細菌都可能增多,不利于食用健康。
“特別要提醒一下節儉慣了的老人,對一些已經不新鮮的食物,該丟棄的要果斷丟棄,以防病從口入。”蔡學全建議。而在外就餐,也要盡量選擇干凈的場所,如果感覺食物有異味也要果斷棄食。
喝
少喝酒和碳酸飲料 花茶果汁更健康
美酒伴佳肴,年節肯定少不了。無論是一般應酬還是跟難得一見的老友重聚,不少男性經常無酒不歡,有的甚至 “連軸轉”,喝完上場趕下場。蔡學全提醒說,酒雖能助添節日氣氛,但應適可而止,還要謹記“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另外,舉杯前最好先吃點主食“墊肚子”,不要空腹喝酒,避免酒精對胃黏膜的直接傷害。各類酒也少混著喝,高度數的酒更莫多喝,以免傷及肝、腎、胃腸,過量還可能引起急性酒精中毒。
遇到有親友“喝高”了,別用濃茶咖啡解酒,可吃些富含果糖的橘子、葡萄等新鮮水果,或喝些糖水、果汁助解酒。遇到醉酒嘔吐者要助其保持氣道通暢,避免誤及嘔吐物導致窒息;若因醉酒昏迷,應及時送醫急救。
除了提醒大人少喝酒,專家還提醒孩子莫喝太多碳酸飲料,以免傷牙還影響食欲。
“其實年節魚、肉、海鮮等食物吃多了,適當喝茶或新鮮果汁更健康。”陳瑞芳建議,適當喝杯淡茶或是橙汁、檸檬汁,對消食滯也有一定幫助。
玩
老人小孩少湊熱鬧 遇哄擠學刺猬防傷身
行花街、逛廟會、祭城隍……春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有各自的年俗,不少景點應節的精彩活動也很吸引游客。
“大家熱熱鬧鬧一起玩確實很有節日氣氛,但我還是要提醒老人和小孩少去湊熱鬧。”蔡學全說,廣東省衛生計生委日前已發布了季節性流感預警信息,指出當前全省季節性流感已進入發病活躍期并逐漸進入第一個高峰期,比往年提早了1個月。建議抵抗力相對較弱的老人小孩盡量少去人流密集、通風效果不好的公共場所湊熱鬧。
另外,戶外人群擁擠的地方,老人和小孩子也應盡量少去。一旦出現哄擠,身邊的大人一定要鎮定,把孩子抱在胸口或背在身上防止被擠倒甚至踩踏到,身邊有老人則要攙扶好。如果不慎倒地,記住——學刺猬的樣子,一手抱頭一手抱腳卷曲成側臥體位,護住身體重要部位和臟器,盡可能減少傷害。
青壯年莫連續熬夜
春節期間很多人作息時間不規律,青壯年唱K、打牌、搓麻、打游戲,興起時熬夜更是常有的事。
“每年急診科常見不少意外的心血管事件,熬夜過勞是主要誘發因素之一。”蔡學全解釋說,心臟就像人體的“發動機”,只能承擔一定的負荷。偶爾熬夜問題不大,但千萬別連續“疲勞作戰”。即使是年富力強的青壯年,一時興起連續幾天晨昏顛倒、不眠不休,不僅原有的生物鐘被打亂,抵抗力下降,心臟承受不了也易“當機”的。他提醒,不但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病、身體比較弱的老人要少熬夜,青壯年也莫自恃身體好“任性”折騰,困得眼睛快睜不開時,再好的牌局該“收手”時也應果斷“收手”,千萬莫硬撐,以免節外生枝。
北方賞雪防凍瘡雪盲
每年春節,不少人會趁長假出游。很多南方人喜歡往北走,到哈爾濱等冰天雪地里滑雪賞景,確實別有一番樂趣,但一時適應不了寒冷,易產生凍瘡。
“出行前一定要備足‘行頭’、做足防凍準備。”蔡學全提醒說,除了必備的防寒衣褲和雪地靴,手套、耳套也要帶齊,防止一時適應不了北方的寒冷生凍瘡。如果手腳或耳朵長凍瘡,發癢時莫使勁搓,以免破皮感染。有條件的可用生姜煮水,放成溫水后浸泡手腳,或用毛巾蘸生姜水敷耳朵,必要時也可涂些凍瘡膏。此外,雪地可反射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若不加防護可傷及眼角膜,出現不同程度的畏光、流淚、發癢或刺痛、水腫等癥狀,患上“雪盲癥”,所以還要記得戴上防紫外線的有色眼鏡。
如果計劃出游西部高原,則要防高原反應,特別是有高血壓、冠心病或是感冒患者,一定要先控制好病情才考慮出行。
自駕游防路怒癥
而準備自駕游或開車回家過年的人群,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做足路上的應急預案。特別是開車回家過節的人群,歸心似箭易心急,要防“路怒癥”。建議多備些食物、水和飲料在車上,路上遇到較長時間的交通堵塞,錯過飯點時可先“墊肚子”保持體力。另外,路途遠的,一輛車最好有兩個以上的司機輪換開,切莫疲勞駕駛。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