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現統計造假:有企業被逼虛報產值
摘要:多地現統計造假:有企業被逼虛報產值后遭查漏稅5.8億元的產值上報為44億元,1.1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上報為7.8億元;停產的、未投產的、被兼并的,甚至連地址都找不到的企業,
多地現統計造假:有企業被逼虛報產值后遭查漏稅
5.8億元的產值上報為44億元,1.1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上報為7.8億元;停產的、未投產的、被兼并的,甚至連地址都找不到的企業,還在上報“產值”;一些部門分解任務,偽造資料,“指導”企業上報虛假數據……
這是湖南在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中抽查發現的統計造假行為。“各地單純追求對GDP的考核是造成統計水分甚至造假的重要原因。”湖南省統計部門一位處長分析說。
湖南省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處處長林德勇建議,要進一步加大統計執法力度,目前是哪里發現數據出現問題才去執法,在統計的過程中也應該加強執法力度。
抽查39家企業錯差額38.2億
衡山縣是湖南一個只有40多萬人口的小縣,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國家統計局統計執法檢查室在去年上半年查實,湖南衡山縣在統計和“三經普”中,虛報數據的問題非常突出。抽查的39家聯網直報工業企業,2013年工業總產值上報數合計44億元,而檢查數合計只有5.8億元,差錯額高達38.2億元。
無獨有偶,國家統計局統計執法檢查室的核查中,還發現長沙市某區在統計和“三經普”中也存在嚴重的虛報數據行為。比如,核查的9家聯網直報企業普查數據,有5家存在虛報,其2013年商品銷售額(營業額)上報數合計2.7564億元,而檢查數合計僅為337萬元,虛報數是實際數的80多倍。
為了多報,一些地方甚至“借尸還魂”,弄虛作假。衡山縣核查的40家聯網直報工業企業中,有6家在2013年前已經停產、或未投產、或被收購的企業仍然在報數。
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前后歷時兩年多,記者獲悉,這些造假行為被發現后,經全新核查這些數據已在全國經濟普查中予以修正。
企業被逼造假,被查收費偷稅
根據查實,聯網直報統計開始后,衡山縣經信局和縣統計局相關工作人員通過QQ群向全縣聯網直報工業企業發送預計數據,指導企業按照發送的預計數填報信息,18家企業按預計數上報信息,多家企業由縣經信局和縣統計局相關工作人員固定代報或臨時代報。
此外,衡山縣統計局分單位制定“三經普”經濟指標預計表和個體戶目標數,并向各鄉鎮分解任務目標,誤導基層和企業虛報普查數據。更有甚者,衡山縣統計局還偽造普查資料,對實際不存在的非聯網直報企業編造“三經普”告知書200份,將資料錄入PDA(電子終端設備)上傳。
沿海一位民營企業家向記者講述說,他在某縣投資建了一個廠,這個縣的縣委書記逼著他們虛報產值,本來是2億元的產值,非要報8億元,后來稅務、經信等部門還來查收費偷稅、節能減排任務是否完成,虛報了幾次后企業實在受不了。后來這位縣委書記調走了,縣長當了縣委書記后又要求以3倍產值虛報,還說“請幫幫忙!”
記者發現,在“長官意志”下,基層統計部門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有的甚至“為虎作倀”,幫助造假。一位基層統計局長說,長期以來,他們基本是企業報多少就統計多少,對上報數據只是進行簡單的“匹配性”判斷,如果相關數據明顯存在漏洞,就打回去要求重新上報,而不會去做更深入、更準確的調查評估。
衡山縣和長沙天心區統計造假事發后,當地10多名責任人受到處理。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