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別把胃疼不當病 無規律胃疼或是胃癌信號
摘要: 80%的胃癌患者發病初期都有胃部疼痛的癥狀,但常被患者誤認為是胃潰瘍或者胃炎,本期《名醫面對面》,專家將和各位讀者聊一聊如何識別胃癌的早期信號、哪些飲食習慣可能
80%的胃癌患者發病初期都有胃部疼痛的癥狀,但常被患者誤認為是胃潰瘍或者胃炎,本期《名醫面對面》,專家將和各位讀者聊一聊如何識別胃癌的早期信號、哪些飲食習慣可能會引起胃癌發生。
八成胃癌患者早期出現胃疼
“胃癌多數是潰瘍類型,少數是腫塊和平坦型的。”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普外科主任毛偉征介紹,胃癌主要有三類表現,首先要注意上腹的疼痛不適,80%胃癌患者發病初期都有胃部疼痛的癥狀。開始僅僅是感到上腹部不適或有膨脹、沉重感,隱隱作痛,常被患者誤認為是胃炎或潰瘍病,治療后癥狀可暫時緩解。但大多數病人疼痛程度會持續加重,由類似潰瘍病的饑餓疼或餐后疼,也叫節律性疼痛,變成持續無規律性的疼痛。因此,必須警惕胃部疼痛這一無特殊性的胃癌早期信號,特別是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更要注意,并應及時做胃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再就是留心食欲減退、消瘦乏力,1/3患者出現食欲減退、消瘦、乏力,也是一組常見而又缺乏特異性的胃癌信號。食欲減退且不伴胃部疼痛者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現,若與胃疼癥狀同時出現并排除肝炎時,尤應引起重視。有些患者因在進食后出現腹脹、噯氣等癥狀后便自動限制日常飲食,或腫瘤使機體代謝分解大于合成,致使體重下降,出現消瘦、乏力的現象。
惡心嘔吐、嘔血、便血也需要留意。胃癌患者還可出現食后飽脹感并伴有輕度惡心的癥狀。賁門部的腫瘤開始可出現進食不順,以后逐步出現吞咽困難和食物反流等癥狀。幽門梗阻也可出現腹脹嘔吐,甚至嘔吐出隔夜的食物。胃癌也常出現便血的癥狀,這是由病變破壞了胃粘膜下或肌層的小血管所致。少量胃內出血的患者可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出血量多時可表現為嘔血和黑便。平日無胃病的老年人,一旦出現黑便尤應警惕胃癌的發生。出現這些表現者,應及早進行全面檢查。
吃燙食、快進食易引發胃癌
毛偉征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采取一些措施,遠離造成胃癌的病因,防止胃癌發生十分重要。這包括要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尤其是不良的飲食習慣,應避免進食粗糙食物,不吃燙食,不過快進食,不吃過咸食物,避免對上消化粘膜的機械損傷;少吃或不吃鹽腌食物,不吃霉變食物,少吃煙熏、油炸和烘烤食物,減少致癌物的攝人;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不生氣進食,不抽煙,使機體免疫及神經系統保持良好的狀態。提倡多吃新鮮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香菇、肉類)、水果,多飲牛奶,經常飲茶特別是綠茶(不要太濃),有助于預防胃癌的發生。
胃癌的高發人群有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胃息肉、術后殘胃、惡性貧血,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40歲以上胃病久治不愈患者,應定期復查,對這些癌前病變者應通過X線、纖維胃鏡粘膜活檢進行監測,一經確診,盡早爭取綜合治療。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齊魯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