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國內首條BFS聚丙烯輸液生產線
摘要: 導語:調查顯示,導致輸液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是不溶性微粒超標和細菌內毒素污染,因此對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控制是確保輸液安全的關鍵措施。本著“質量源于設計&rdqu
導語:調查顯示,導致輸液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是不溶性微粒超標和細菌內毒素污染,因此對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控制是確保輸液安全的關鍵措施。本著“質量源于設計”的理念,華潤雙鶴作為國內首家從德國引進BFS內封式聚丙烯輸液生產技術的企業,采用“一步法”在密閉條件下快速完成輸液制備,確保藥品被污染的風險降至更低。
新華健康2月12日消息(袁馨晨)近日,新華健康記者來到位于武漢濱湖的華潤雙鶴輸液生產基地,參觀了國內第一條BFS(Blow-fill-seal,“吹塑-灌裝-密封”,簡稱“吹/灌/封”)內封式聚丙烯輸液袋生產線。
圖1 BFS輸液生產線正在不間斷地進行吹塑、灌裝和封口工序,制成一批批基礎輸液產品。(新華網 袁馨晨攝)
新華健康記者在雙鶴的輸液生產車間親眼見證了一袋BFS輸液產品的誕生過程。在百級潔凈(藥品生產潔凈度最高級別)的灌裝區內,輸液吹塑、灌裝和封口三道工序在一個0.3㎡大小的工位上一氣呵成,操作用時11秒,隨后傳至下一工序加上外蓋和掛環。
華潤雙鶴生產管理中心的BFS技術平臺主任祝麗敏告訴新華健康記者,由于整個生產過程在密閉的潔凈空氣系統中完成,生產路線短,產品被污染幾率低,能夠最大限度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微生物、各種微粒和熱原的污染,提高了輸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據了解,2013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131.7萬份,其中注射劑占58.7%。另據對輸液市場投訴的研究表明,輸液不良反應中有37.5%是由于不溶性微粒超標引起的,居輸液不良反應因素第一位。其次是細菌內毒素原因造成,占比14%。由于不溶性微粒、內毒素污染造成的輸液不良反應超過總數的50%,因此需要引起制藥企業、醫院和社會的高度重視。
圖2 通過BFS生產線制成的輸液產品正在進入終端滅菌環節。(新華網 袁馨晨攝)
“輸液生產技術的核心是控制污染,因此,《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對于輸液生產企業的生產環境、工藝設備、質量管控等各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規定。”祝麗敏介紹,現在市面上的輸液產品按照包材種類劃分,可分為玻璃瓶、塑料瓶和軟袋輸液三類;按照生產技術劃分,可分為“一步法”、“二步法”和“三步法”。以BFS技術為代表的“一步法”工藝和“多步法”工藝的根本區別在于,“一步法”能更有效控制生產過程中的環境與人為因素,確保最大限度地降低微生物、微粒、異物等的污染。
“我在輸液行業工作了30多年,親眼見證了輸液包材與生產技術從玻瓶到塑瓶、軟袋,從‘三步法’到‘二步法’到‘一步法’的發展過程。因此我對BFS技術在輸液行業的廣泛應用充滿了期待。我覺得采用BFS這種更安全可靠的生產工藝,是對公眾健康高度負責的體現。”
圖3 BFS輸液產品樣品(新華網 袁馨晨攝)
作為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引入BFS輸液生產工藝的企業,雙鶴目前在武漢濱湖基地擁有2條BFS生產線,設計產能達到5000萬袋。2012年7月起,采用BFS技術生產的基礎輸液產品正式生產上市,因為國內各省藥品招投標時間和進度不同等原因,現在該產品主要在湖北省、吉林省內銷售, 覆蓋醫院包括省內大中型醫院、嬰幼兒醫院等。2015年隨著產量和銷售推廣范圍的擴大,將有更多地區的醫院和患者用上BFS輸液產品。
在不斷拓展BFS產品市場的同時,“第一個吃螃蟹”的雙鶴也聽到了不少質疑聲。
“無論采用什么包裝,裝的不都是一樣的葡萄糖注射液(基礎輸液)嗎?這些都是經常會聽到的問題,”祝麗敏解釋:“作為粉針劑和小針的溶媒,基礎輸液的臨床使用量大,對保證公眾用藥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采用BFS生產的輸液產品,它的品質是目前最好的,對人體的安全性也是最高的。從近期的銷售勢頭看,BFS產品的月銷量正逐月增長,說明市場對該產品的認可度在逐漸提高。”
輸液應用于人類約有一個世紀。幾代輸液人的努力和不遺余力的追求,就是為臨床和患者提供更安全的輸液。祝麗敏在采訪最后時說:“我們希望公眾能夠理解并重視‘科學輸液’的觀念,讓病人少用輸液,用更安全的輸液產品。”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健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