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學生用鏡頭記錄異國生活 機會和迷茫感加倍
摘要: 據美國《僑報》報道,2013年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以下簡稱“哥大”)新聞學院的劉逍然曾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了學院內中國留學生在美追尋新聞理想和自由的歷程,
據美國《僑報》報道,2013年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以下簡稱“哥大”)新聞學院的劉逍然曾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了學院內中國留學生在美追尋新聞理想和自由的歷程,并將其取名為《米字路口》。
出生于河北省石家莊市的劉逍然高中階段念的是理科方向,填寫大學志愿時她卻選擇了媒體類專業(yè)。她說,那時只知道自己并不想去實驗室,“想讓自己變得外向一些,和別人交往的能力不太差”。
2011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畢業(yè)時,劉逍然已拿到了新媒體設計和新聞學兩門專業(yè)學位。出于對哥大新聞學院的向往,她決定申請赴美留學的機會。
劉逍然說,早在念本科時就萌生了前往哥大學新聞的想法,但該學院每年招收的國際生僅約70人,大學科任教師曾對她“潑過冷水”,認為成功申請的機會極微。
不過,劉逍然的夢想并未動搖。2012年她如愿前往哥大修讀廣播電視紀錄片專業(yè)碩士學位。那一年,哥大新聞學院在讀的中國留學生人數(shù)不足10人。
“我那天早上查郵件,發(fā)現(xiàn)自己被(哥大)錄取,在寢室嚎啕大哭。我寢室同學全部被我吵醒。他們一開始說,‘大早上哭什么?’我說我被哥大錄取了,然后整個寢室就沸騰了。”
留學前未曾到訪美國的劉逍然也對異國生活中的點滴感到很驚喜。
“黃色出租車、帝國大廈和時代廣場,原以為這些對紐約的描述只存在電影里,去了以后發(fā)現(xiàn)原來和我們很近。”劉逍然說,她還曾兩次親歷因出現(xiàn)不明爆炸物被迫撤離,以及遭遇醉酒黑人企圖搶劫的場景。
2013年劉逍然決定用鏡頭記錄下自己在哥大的生活。“我能夠拍攝到外人無法看到的、最新鮮一手的信息,譬如我能坐在看臺上拍攝畢業(yè)典禮舉行過程中同學們歡呼的場景。”她說,這樣一來也能讓自己未來不會忘記這段留學經歷。
而她在拍攝的過程中也逐漸意識到,在哥大新聞學院中國留學生群體身上,有更多的內容值得去講述。
留學令機會和迷茫感加倍
和許多留學生一樣,哥大新聞學院的中國留學生入學之初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同時,也對畢業(yè)后的職業(yè)選擇迷茫不解。當畢業(yè)的日子臨近之時,他們大多還會面臨著留美還是回國的道路選擇。
在劉逍然眼里,美國留學生就仿佛身處時代廣場的路口。“人很多,方向全都亂的。”她說,“出國以后感覺機會多了一倍,認識的人、資源和機會都加倍了,選擇也加倍了,所以迷茫感也加倍了,更不知道應該怎么做。”
《米字路口》也記錄了哥大新聞學院中國留學生們在參加招聘會前后流露出的緊張和焦慮,對多次面試一無所獲卻一無所獲而感到苦惱。
劉逍然說,片子中記錄的共通性她都曾經歷過,相較于片中的主人翁,她當年對自己未來感到更為迷茫。
“因為我成功申請了第三學期關于紀錄片學習的課程,同學在找工作時,我還在上課,節(jié)奏比他們會落后一拍。”劉逍然說,如果畢業(yè)后能順利找到工作,她還是想在美國多留一段時間,但由于在美國生活花費很大,她便選擇回中國尋找機會。
“在美國做采訪的時候,有時(采訪對象)會扯到歷史名詞或一些人名,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不知道怎么拼寫。文化差距比較難跨越,我覺得至少得呆上三四年,這樣才能較容易與別人溝通。”劉逍然說,“這一點美國人看得很清楚,所以很少請中國人。”
期待看到作品“成長”的過程
畢業(yè)一年半以后,《米字路口》記錄的主人翁已開始在不同領域中探索自己的道路。劉逍然也找準了自己的職業(yè)定位,“將自己定義為比較自由的媒體人”。
《米字路口》拍攝素材已耗時兩年時間,雖然未正式放映,但此前已在網絡上引起較大關注。劉逍然說,該片目前已進入最后的剪輯階段,作為最終版的預熱。3月她計劃前往紐約為完整版《米字路口》舉行巡映。
而對于未來,她則希望扎根中國本土,或者以跨文化作為紀錄片的切入點,深入地講好每一個故事。
“我的興趣點一直是關注長期深入的項目上,特別期待能看到作品‘成長’的過程,從一開始的一個想法,到我付出很多努力,它逐步成型,變得有架構,然后變得有血有肉,最后我把兩年的心血融到50分鐘里讓你看,你可能在這50分鐘里了解到我兩年中做到的東西,這是讓我著迷的地方。”她說。(王文海)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