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代筆的文人竹刻
摘要: 周芷巖制秋江漁隱竹筆筒●愛濤文人與竹刻的關系之密切,在陳繼儒的《太平清話》中將“刻竹”置于二十四目“一人獨享之樂”,與“焚香、鼓琴&rdq
周芷巖制秋江漁隱竹筆筒
●愛濤
文人與竹刻的關系之密切,在陳繼儒的《太平清話》中將“刻竹”置于二十四目“一人獨享之樂”,與“焚香、鼓琴”等并列,便可以看出。刻竹對文人而言,已不止于“器”而上升為“道”。所以,竹刻藝術品才成了中國工藝品五彩繽紛的花園里的一朵奇葩。
與中國工藝史上的各門類比起來,竹刻的歷史很短。正是在文人雅士的推動下,竹刻才漸由實用性轉為偏重藝術性。到明代下半葉,竹刻藝術家才在社會上有了一定地位,出現眾多名家。明末清初日趨盛行,形成不同地區的特色,著名的有嘉定派和金陵派。竹刻在市場略顯小眾,但應該看到的是,雖然竹刻多是小器,但往往窮工極巧、精雕細琢,特別是明清以來,名家輩出,風格獨特,故歷來成為收藏者的珍愛之物。更由于中國的竹刻工藝獨樹一幟,特點鮮明,因此成為國際收藏界的寵兒,市場價格近幾年有不斷攀升之勢。
欣賞江蘇愛濤拍賣2014秋拍中的幾件竹刻器物,一窺中國古代竹刻藝術之風雅。
清周芷巖制秋江漁隱竹筆筒:以竹為材,規格適中,造型完美。采用淺刻技法飾通景山水人物畫面。秋風乍起,江天開闊,巖岸沉靜,蒲柳蕭瑟。扁舟之上,一位高士寒江獨釣,一童子在后艙烹茗伺候。筆簡意雋。一側陰刻:“秋江漁隱”四字,點出畫面主旨。落款:“丁卯長夏芷巖制”。
周芷巖是嘉定派與吳之番齊名的竹刻家。他在朱氏畫法刻竹的基礎上,一變前法,以刀代筆直接在竹筒或竹片上刻山水、樹石、叢竹,創造出凹凸皴法。這種技法即后世所稱的“平地花紋刻法”。他這種以南宗畫法直接刻竹的技法,在當時竹刻界首屈一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