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腦不適合“認真”閱讀
摘要:原標題:平板電腦不適合“認真”閱讀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看書已經越來越普遍。 同樣的故事以不同介質呈現時,能留在你記憶中的內容多寡并不相同。比方說,亞馬遜
原標題:平板電腦不適合“認真”閱讀
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看書已經越來越普遍。
同樣的故事以不同介質呈現時,能留在你記憶中的內容多寡并不相同。比方說,亞馬遜的Kindle電子閱讀器、手機或平板電腦,就無法像一本紙質書那樣有力地支持人們內心對故事的重構。
國外研究者發現,復述一部小說中的事件時,使用電子閱讀器的讀者明顯比讀紙質書的讀者表現要差,相關研究是在整個歐洲范圍內進行的,目的是審視數字化對閱讀體驗的影響。
實驗中,一部伊麗莎白·喬治的短篇作品被擺在50名讀者面前。一半人用閱讀器,另一半人分配到紙質書。讀畢即進行分組測試,讓他們回想書中的物品、人物和場景。
挪威斯塔萬格大學的安妮·曼根全程監督了該項目。“結果顯示,紙質書的閱讀者在復述故事時,在移情、信息量及沉浸程度、敘述的連貫性等方面,都比用平板電腦閱讀的人做得更好。”她總結稱。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故事重構測試——比如,當被要求按正確順序排列小說中的14個事件時——用閱讀器的讀者完全不是那些讀紙質書的人的對手。”
研究人員解釋道,“讀紙質書時,你可以用手指感覺左邊的書頁正在增加,右邊的書頁正在減少。閱讀的進度不僅可以通過視覺感知,還可以經由觸覺了解。反之,手持閱讀器的人,不可能產生‘文字被固定在紙上,隨著故事的進展,書慢慢變厚(薄)’的感覺。從某種程度上講,后者少了一個維度,你在閱讀過程中只有視覺支撐?;蛟S,讀紙質書是一種能把‘打開書本、深入故事’的感受固定下來的方式,令讀者更容易將情節‘刻進’腦中。”
至于數字化技術對閱讀習慣的改變,曼根和同事們指出,“人們閱讀長文本的時間持續減少,數字化令閱讀呈現出更明顯的間歇性和碎片性”,“證據表明,平板電腦會對閱讀者的認知和情感能力產生負面影響”。進一步講,不同類型的媒介應適用于不同類型的圖書。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新華每日電訊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