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刷微信成為你的節日病
摘要: 時下流行一句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在你身邊,而你卻在看手機”。 微博微信幾乎捆綁了所有人,在大街上、飯店里、候機樓、商場中乃至各個有人的地
時下流行一句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在你身邊,而你卻在看手機”。
微博微信幾乎捆綁了所有人,在大街上、飯店里、候機樓、商場中乃至各個有人的地方,都隨處可見低頭看手機看微博微信的人。
元旦一過,傳統春節即將登場。過去,我們總在節假日提醒不要因刷夜和大吃大喝導致節日病;今天,心理醫生點評低頭族和微信時說,這種“宅”在心里的狀況比“宅”在家里更可怕。
商場里,一4歲小寶寶拉著一位年輕男子的衣角,仰著小臉一直在叫“爸爸、爸爸”,男子心不在焉地答應著,眼睛卻一直停留在手機上。得不到爸爸回應的孩子,松開小手,獨自跑進旁邊的面包店。“先生,你家小孩跑了,要被壞人拐走怎么辦?”聽到旁邊女士的提醒,這位父親才抬起頭,發現一直在身邊的孩子已跑遠了。
商場休息椅上,一位年輕的媽媽一手抱著寶寶,另一只手卻一直在劃拉著手機屏,還時不時地對著手機語音聊天。小寶寶連續打了幾個噴嚏,鼻涕都流到了嘴里,媽媽竟然沒有一點兒反應。
飯桌上,全家老少圍坐一起,只見,大人孩子都拿出手機低頭看著,惹得家中老人心情不愉快,原本團圓飯的熱鬧氛圍蕩然無存。
更有甚者,媒體曾報道一對低頭族情侶一邊過馬路,一邊看微信,結果被一輛疾駛而來的汽車結束了他們年輕的生命。
低頭族已經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利了,很多老年人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沉浸在微信世界中不能自拔,對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危害極大。醫生形容說:低頭族是“宅”在心里的一群人,更不利于健康。
對心理有影響:沖動控制障礙
空軍總醫院心理科醫生郭琳就此現象談道,現代人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強大的信息量,手機正好能夠獲取和滿足。但手機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大部分人的生活被手機捆綁,低頭族隨處可見,更有人患上了“手機依賴癥”、“虛擬社交依賴癥”,這是沖動控制障礙的一種表現,是在強烈欲望驅使下,難以自我控制而出現某些行為的心理障礙,表現為焦慮、沖動、緊張、坐立不安等。有些人有事沒事機不離手,不停刷屏,甚至在睡前還控制不住翻看手機,造成睡眠紊亂,繼而引發精神疲憊,情緒不穩定,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做事效率差。
存在安全隱患:注意力不集中
低頭族一般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只注意到手機上的某些內容,這樣很容易忽視周圍的人和事物,容易受到傷害,如過馬路不注意紅綠燈和車輛導致撞傷;走在路上不注意道路設施,比如井蓋、臺階等,導致摔傷;開車時不能集中精力,導致車禍;操作機器設備時不注意安全警示,不僅導致身體傷害,嚴重者會造成企業甚至社會更大的惡性事件發生……
人際交往欠缺:沉沒在內心世界
這種情況尤其在年輕父母身上體現明顯。低頭族家長對孩子的漠視,會讓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變低,對孩子是一種傷害;低頭族沉浸在內心世界里,疏于和父母同事交談,有的夫妻之間也很少說話,導致溝通缺失,出現感情破裂;還有的忙于網絡交往,不善于甚至忽略了與同事的協作溝通,導致工作中失誤連連。
健康每況愈下:全身性疾病
眼睛盯著屏幕,手指、頸部,甚至全身隨時處于固定姿態,又忽略了環境光線對視力的影響,造成干眼、白內障、近視、散光、視網膜病變,甚至可能引發黃斑病變、水腫,導致眼睛永久傷害;有的可引起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失眠,久了影響腦神經;手指及關節會感到酸麻,也會誘發手指肌腱炎與關節炎、扳機指等;長時間低頭頸部屈度會變直,導致頸椎病。
醫生建議:抬起頭,走出心門
低頭族玩手機、平板電腦一次不要超過10分鐘,眼睛出現干澀、視力模糊、酸痛等癥狀便是使用過度,讓眼睛多看看遠方,放松睫狀肌。春節假期,親朋相聚,把宅在心里的自己解放出來,放下手機,抬起頭,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生活。
許多人都有守歲的習慣,你可能做不到大年三十不熬夜,但是,春節7天長假,好好休息還是不難做到的,“早起早睡”,收陽養陰。一些上班族、白領們平時工作忙碌,沒時間睡懶覺。趁放長假“補覺”,甚至連早餐、午餐也在夢中解決了。其實這樣補覺,對體能恢復沒有幫助,生物鐘被打亂,日后還可能加重睡眠障礙。盡可能抬起頭,走出心門、走出大門。
和家人一起短途旅游不僅時尚,更是調養身體的好辦法。一家大小到公園、野外走走看看,舒展一下筋骨,微微出點汗,做點有氧運動,交流人生心得,對身體很有裨益。特別提醒:出門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大型超市商場或娛樂場所;體育鍛煉,要量體裁衣,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運動;運動過量也會損傷自己,那樣對身體有害無益。文/王琳(空軍總醫院)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北京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