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熬著不睡是種心理病 \"晚睡強迫癥\"有得治嗎?
摘要: 不管有事沒事,總要鼓搗到深夜;白天疲勞犯困,一到晚上就興奮;喜歡深夜的安靜,總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早睡了不甘心;第二天起得晚,會為晚睡而后悔;多次下決心早睡但是
不管有事沒事,總要鼓搗到深夜;白天疲勞犯困,一到晚上就興奮;喜歡深夜的安靜,總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早睡了不甘心;第二天起得晚,會為晚睡而后悔;多次下決心早睡但是改不掉……這些癥狀是不是很熟悉?如果你身上有多條癥狀,那么可能趕了個時髦——成了晚睡強迫癥患者。
晚睡強迫癥,準確地說,并不是一個規范的心理學病名。熬夜有害于身體。這個道理小伙伴們都懂。關鍵是,這個病或者這個習慣怎么改呢?
無所事事,
就是不早睡
由于經常上夜班,在省城某事業單位工作的李冰早已“煉”成了夜貓子。上夜班的時候凌晨一兩點睡覺自不在話下,不上夜班的時候,竟然也到半夜才睡覺。
他說,孩子也大了,經常晚上下班回到家,并沒有特別需要忙活的事,看書、上網、看電視,在各個網站論壇上瀏覽,一坐一兩個小時不“挪窩”。臨睡前,還要打開手機微博微信,把感興趣的微博和公共號等看個遍,最后實在累得不行了,把手機往枕頭邊上一扔就睡去。
晚睡強迫癥
是拖延癥的一種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心理專家郭公社說,在心理學上,并沒有“晚睡強迫癥”這一病名,根據癥狀描述,這種強迫性晚睡與失眠有本質區別,失眠是想睡睡不著,強迫性晚睡則是逼著自己保持清醒,也不同于真正意義上的強迫癥,頂多算是強迫行為,是需要改變的一種行為習慣。
他認為,這部分人或者由于壓力太大,晚上更易處于焦慮、擔心情緒中,為自己找事干放松、逃避;或者是太閑了,無所事事,生活缺少必要規劃和目標。
還有的心理專家認為,晚睡強迫癥在心理學上是“拖延癥”的一種,過于執著、擔心、抵觸心理等都是誘因,可能會反映到生活其他方面。
白天規劃好,
晚上安心睡
心理專家推薦了幾個小辦法或許可應對晚睡強迫癥。
①因工作需要被迫形成晚睡習慣的人,應該學會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盡量不把工作帶到家里來。
②多做運動,讓身體和心理同時渴望睡眠,逐漸養成早睡的習慣。
③晚上就是用來休息的,所以一旦吃過晚飯,一定要讓自己完全放松。
④設個鬧鐘,第二天比平時早一個小時起,不要睡到自然醒。只有第二天你身體疲憊了,才能保證早睡覺。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齊魯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