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駐馬店市房地產業發展綜述
摘要:建得廣廈千萬間 力求群眾笑展顏——2014年駐馬店市房地產業發展綜述記者 楊同山 通訊員 李 倩房價的起落、小區的環境、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戶區改造、房產證的辦理
建得廣廈千萬間 力求群眾笑展顏
——2014年駐馬店市房地產業發展綜述
記者 楊同山 通訊員 李 倩
房價的起落、小區的環境、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戶區改造、房產證的辦理等,這些早已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見面寒暄的話題,而在關注談論這些話題的同時,作為承擔這些工作職能的市住房管理中心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凡牽涉房子的問題,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房管部門。群眾的期許與盼望,千斤的重擔與責任,唯有張張辛苦寫成的答卷才能顯現。
——住房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政府民生工程,也是政府的目標責任。近幾年,市中心城區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各類保障性住房5915套,為有效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提供了保障。作為百姓關注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工作重點,2014年,我市共安排41個新建保障房項目37023套,36個續建保障房項目24794套,按照省政府要求,全市任務完成率與基本建成率均達100%。目前,市中心城區已竣工改造項目53個,涉及2606戶。在建棚戶區改造項目共26個,已拆除建筑物面積88.17萬平方米,開工建筑面積256.
——穩定市場。在關注低收入群眾的同時,住房保障與房產管理部門把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作為工作重中之重。一方面,強化政策引導。一年來,認真研究落實省住建廳等五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促進全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客觀引導房地產投資和消費,提振消費者和企業市場信心。同時,不斷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應,滿足多數群眾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加強市場管理。全力推進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積極完善市場監管渠道,加強房地產市場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定期對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及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研究與監測,準確把握市場走向,提高政府決策科學性與針對性。為促進市場有序運行,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實力強、信譽好、品牌優的市場龍頭企業,營造良性、公平的房地產市場競爭環境,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全市四級以上房地產開發企業已占全部開發企業的41.6%。
——嚴格監管。積極探索房地產開發企業誠信與開發資質動態管理相掛鉤模式,嚴厲打擊開發企業違法違規行為,2014年查處違規預售項目37起,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110多起。同時,認真開展行政審核審批事項的清理與規范,成立了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評審專家小組,實行資質審批集體評審、分級審批制,三級以下房地產開發企業、物業服務企業由市本級予以審批。進一步規范預售商品房買賣合同備案登記和房屋登記辦證有關事宜,努力實現服務零缺陷、辦事流程零阻礙,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物業管理。積極開展物業精細化管理,組織物業管理優秀住宅小區驗評,參評10個小區,評出市級物業管理優秀住宅小區5個,其中中心城區2個、縣級3個。加強物業管理規范化進程,積極開展全市物業服務企業資質動態考核,全市認定合格物業服務企業186家,降級1家,注銷62家。嚴格開展物業管理招投標,累計開標28次,成立業主大會5家。對全市各估價機構執業情況進行檢查與集中備案,目前中心城區有經紀機構80家,已備案20家。認真開展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收繳工作,保證居民小區住宅“養老金”的安全與使用,全市新建小區維修資金歸集比例為100%。
——政風行風。為方便群眾辦事,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部門對市房地產交易服務大廳進行了更新改造,增加便民設施,增設群眾滿意度評價系統。對大廳現有的窗口進行整合規范,大力推廣網上查詢辦件進度和短信告知領證服務,重新印制了辦事流程、一次性告知等,實行對外一個窗口進出件,對內受理、承辦、審批三分離和內轉外不轉的封閉運轉辦公模式,對老弱病殘孕申請人及大宗業務受理開辟綠色通道,提供預約上門服務、延時服務和節假日加急特辦、現場服務等,所有審批時限在全省均居領先位置。
一句句熱情的問候,一張張溫暖的笑臉是房管窗口新的名片。住房保障與房產管理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繼續凝神聚力,開拓創新,為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增進群眾福祉,打造優美宜居駐馬店作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