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會樓市關鍵詞:限購 不動產 自住房
摘要: 在北京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住建委透露,自住房未來不會取消,將來會力爭做到品質價格相符。 圖/CFP 1月23日,北京兩會召開,房地產政策走向成為關注焦點
在北京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住建委透露,自住房未來不會取消,將來會力爭做到品質價格相符。
圖/CFP
1月23日,北京兩會召開,房地產政策走向成為關注焦點,而一些此前懸而未決的政策也得到了部分解答。其中北京限購是否放開、自住房政策如何完善以及不動產登記將怎樣實施成為了熱議的話題。
限購
北京限購不會放開
自去年年中開始,全國三十余城市相繼對限購“解禁”。目前,僅有北上廣深和三亞五個城市仍在執行住房限購政策。此前也有一些業內人士指出,即使是現在仍在執行限購的城市,其政策也在悄然放寬。不過,在北京兩會期間,北京市副市長陳剛再度明確:北京的房價正理性回歸,取消限購暫不在考慮范圍內。
1月23日,陳剛在參加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豐臺小組的討論上指出,因為銷售資金回籠速度慢,一些開發商的資金確實有困難。但是只要是適度降價,還是有銷量的。以此來看,讓房企以價換量依然是政府調控的主要思路。
不過,不少房企以及房地產業內人士也一直在呼吁部分放開限購。比如北京市政協委員、萬科集團(萬科藍山萬科幸福匯)高級副總裁毛大慶就建議,北京應該嘗試放開售價為5萬元/平方米住宅的價格管制。
毛大慶在一份提案中表示,去年北京樓市在成交金額下滑17%的情況下,土地出讓金卻不降反升,以1893億元創歷史新高。去年北京住宅樓面價逼近樓市成交均價,考慮到北京同期出讓的自住型商品房地塊,未來北京五環路周邊的新項目,預售價格至少將達到6萬元/平方米才可以滿足開發商基本的成本及利潤。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也認為,從長遠來看,未來的大趨勢肯定是放寬限購的。從明年的市場狀況分析,放寬高端已經迫在眉睫。“目前來說,房企的土地收入和前期成本都會壓在銷售上。政策上高端如果不放開,同樣也會影響房企的資金回流,進而影響到土地出讓。而且從控制人口的角度來講,高端房限購意義不大。”
不動產統一登記
7部門組成不動產統一登記聯席會
不動產統一登記自提出以來就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1月26日,列席市人代會的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魏成林透露,北京的不動產統一登記今年將完成市區兩級不動產登記機構職責的整合。不過機構設置的最終方案要待市委市政府最后審定。
國務院于去年年底公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將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而魏成林也表示,目前北京已成立了不動產統一登記聯席會議。據了解,該聯席會議由市編辦、市國土局、市住建委、市農委、市園林綠化局、市法制辦、市農經辦等7個部門和單位組成,市國土局為聯席會議牽頭單位。召集人為主管副市長。
魏成林表示,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后會更加便民,將來新的房本就可能會實行“房地合一”。
不過對于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出臺,業內人士的反應比較平靜。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毛大慶就認為,不動產登記對于樓市的影響較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并不會引發又一輪房產拋售。
自住房
政府不會為自住房“兜底”
為滿足“夾心層”需求而打造的自住型商品房已經運作一年有余。一年以來,市場對于自住房的熱情也逐漸回歸冷靜。對于自住房,從業界到購房者也均褒貶不一。自住房上市之后陸續有業主反映,部分項目設計不佳,難以滿足品質需求。同時,部分自住房項目出現了高棄購率,甚至有未能售完的情況出現。
面對質疑,在市人代會上,市住建委方面也明確回應:作為本市基本住房制度之一,相關政策還在探索。自住房未來不會取消,將來會力爭做到品質價格相符。
市住建委委員、市住保辦主任鄒勁松也向媒體表示:“適當的棄購我們認為是好事,它會促使開發商決不能隨意對付。否則老百姓會用腿來投票,百姓不選,政府絕不會給你兜底,請你接受市場的考驗。”
而對于自住房的品質問題,鄒勁松表示,一些開發商確實設計品質偏低,但并沒有違反規定,目前市住建委已經通過前置程序,對開發商的設計做出審查,目的是讓它基本質價相符。
■ 兩會聲音
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格局下,北京“就自己講自己”已經走不通。今后必須把北京的發展融入京津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犧牲局部利益也在所不惜。
北京市長王安順:
房租的價格要采取一定的辦法進行調控。現在有總部經濟開始轉移,因為房租漲價太快,企業在這兒獲得的紅利太少,總部經濟需要持續健康發展,而不是做“一錘子買賣”。
北京市副市長陳剛:
目前,北京的總規正在修改之中,新版總規會提出定量化的概念。人口、建設用地都將是一個減量、負增長的規劃。
北京市人大代表、通州區區長岳鵬:
通州區將用三年時間打造北京城市后花園,擺脫“睡城”的帽子。通州新城將在醫療、文化、教育等方面增建城市服務設施。
北京市政協委員,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毛大慶:
目前中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比已接近10%,步入老年化社會已經是社會趨勢,養老服務尤其是養老地產的需求相當大。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陳禹銘
(新京報)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新京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