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樓市開局房冷地熱 二線城市新房成交跌幅最大
摘要: 中新網1月30日電 去年12月樓市的高位成交并未在新一年開局得以延續。相關機構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各城市商品房住宅成交量環比普遍下滑,可能成為近5年來除2012年外1月
中新網1月30日電 去年12月樓市的高位成交并未在新一年開局得以延續。相關機構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各城市商品房住宅成交量環比普遍下滑,可能成為近5年來除2012年外1月份開局成交的又一低點。
樓市成交量環比回落,土地市場卻在明顯升溫,一線城市更誕生了多宗高價地塊。有預測稱1月20大標桿房企拿地金額將有望接近400億。
針對2015年樓市開局“房冷地熱”局面,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市場預期的改變,2015年樓市將呈現止跌反彈態勢,房企將在“去庫存”的同時謹慎“補庫存”。
1月樓市成交回落 二線城市同比跌幅最大
已在去年12月攀升至年內高位的樓市成交量,在步入2015年后再次回落。中原地產研究部監測的50個城市成交數據顯示,1月前25天總計成交商品住宅173001套,環比降幅達30%,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約6%的下滑。
業內人士指出,按照目前各地成交情況推算,預計今年1月份全國商品住宅成交量將出現兩到三成的環比下跌,成為近五年來除2012年1月外的又一低點。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數據顯示,今年1月前25天,北京等四大一線城市成交套數同比去年同期上浮37%,而二三四線城市則同比、環比均呈下跌態勢。其中,二線城市總成交量跌幅最大,同比下跌16%,環比下跌33%。
在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看來,1月份典型城市新房成交量的明顯下跌,與觀望狀態下購房需求被提前透支關系密切。“受政策影響,購房需求在2014年第四季度已得到較好釋放,市場需求被提前透支,進而導致成交量出現下跌。”
不過,嚴躍進補充分析,1月份的成交狀況其實并算不糟糕,對比2014年下半年數據,除11和12月份外,這一成交量總體上仍處較高位。
與新房市場相比,率先回暖的二手房市場表現更為穩定。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向中新網房產頻道表示,隨著年初房企供應節奏的放緩,新房成交短期內難有起色,而二手房市場,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活躍行情將有望延續。
庫存持續攀升 房企“抄底”一線土地市場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已達6.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了26%,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去化速度較慢的二三線城市樓市庫存積壓更加嚴重。
步入2015年,雖去庫存速度有所加快,但樓市庫存高位盤整的態勢并未扭轉。以杭州為例,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的庫存數據,截止1月27日,北京等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面積相較2014年年末小幅下滑,杭州、溫州等更多城市則持續攀升。
而在房企拿地激情復蘇影響下升溫的土地市場,正將又一波新增供應量推入樓市。據中原地產數據顯示,1月截至25日,20大標桿房企拿地金額達335億元,已連續3個月突破300億元。張大偉分析,全月有望接近400億元。
“房企今年的拿地積極性明顯提升,并更加傾向于在一線城市拿地。”嚴躍進分析,以北京為例,1月份以來,北京土地市場連續出現多塊高價地,溢價率大部分超過40%,并誕生了總價86億元的新地王。
張大偉也認為,一二線城市避風港效應凸顯,“由于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投資風險大、回報率低,一二線城市已成為房企主要陣地。”
另外,相關機構預測,隨著信貸及調控政策的進一步放松,房企將調整策略加大拿地步伐,2015年開局土地市場熱度有望延續,全年土地成交量增幅預計將在3%左右。
開局“房冷地熱” 業內看漲 2015年樓市
在樓市開局“房冷地熱”的形勢下,2015年房地產市場將何去何從?
“1月份市場成交行情黯淡,但市場看漲情緒并沒有因此回落。”嚴躍進表示,受春節因素的影響,2月份成交量預計也不會太大,但隨著房企推盤和購房者入市節奏的加快,春節過后市場成交量將會繼續攀升。
日前,中科院在《2015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中也預測,2015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額都將有所上漲,且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也將有1.2%的同比漲幅。
對于2015年1月房企積極入市所致的土地市場回暖,業內人士分析,這預示著房企對后市的預期正在逐步轉向樂觀。
“2015年的市場會比2014年好。” 旭輝集團董事長林中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從全國平均看,預計交易量會有5%—8%的增長,房價平均漲幅可能在5%左右。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則認為,2015年的房地產市場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中小企業,可能面臨更多的債務違約的市場風險。”他認為,在庫存高壓下,繼續加大去庫存力度,盡快回籠資金是房企在2015年的重點所在。
對于今年房企策略,嚴躍進認為,2015年房企總體上應該是“去庫存”和“補庫存”兼并的思路。“對于一些難以消化的項目,應加大促銷力度。大城市大房企則需積極補充庫存,增加可售貨量。”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