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訂票要小心 當心400電話背后藏騙局
摘要:臨近歲末,不少在外工作的人員都有回家的安排,開始在網上訂票。殊不知,部分不法分子就認準了這個時機,冒充正規訂票網站客服伺機而動,一些400開頭的電話或許正是他們制造
臨近歲末,不少在外工作的人員都有回家的安排,開始在網上訂票。殊不知,部分不法分子就認準了這個時機,冒充正規訂票網站客服伺機而動,一些400開頭的電話或許正是他們制造的騙局。
400電話隱藏騙局
2014年12月份,李女士用某手機應用預訂了火車票,后因計劃有變便想辦理退票手續,隨后向該應用咨詢退票款到賬情況,在網絡上搜索客服電話時,出現了一個“400-8083-087”的電話。
在李女士的印象中,400電話都是大企業用的客服電話,便未假思索打了過去,對方在詢問了她訂單情況后,要求她提供銀行儲蓄卡,在告知了對方銀行卡號后,對方又提出李女士需要前往銀行進行對接。聽到這里李女士有些疑惑,于是進到APP上查詢,發現未發布客服電話,在向該應用公司進行確認后,對方表示無400客服電話,且任何正規官方都不會向客戶索取密碼,并提醒李女士防范詐騙風險。
在得到答復后,李女士又在搜索引擎中輸入該400號碼進行反向查詢,真可謂“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她發現該400號碼還被用到某特價機票客服、某航空辦事處、改簽熱線等十余個客服電話上。“太瘋狂了。”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李女士除了后怕,還有困惑:400號碼本該是正規企業的客服電話,怎么會被詐騙分子當成了工具?
1個號碼被標記
騷擾32萬次
實際上,像李女士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不少消費者聲稱被400電話所迷惑險遭詐騙,有的也遭受實際經濟損失,有的按照網絡上公布的地址找過去,甚至都尋不到對方公司蹤影。
一家互聯網安全公司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從用戶標記騷擾電話號碼的號源分布上看,2014年第三季度400、800電話約為402600個,占比為0.33%,從用戶標記的騷擾電話的次數看,400、800電話的標記次數占比為7.71%。
該人士強調,400、800電話被用戶標記的號碼數雖然不多,但平均每個號碼被標記的次數高達6679次,遠遠高出其他各類電話,其中標記最多的400電話高達327426次。這其中就有不少被用戶更明確標記為詐騙電話。
無營業執照亦可以申辦
時至今日,當通話費用不斷降低時,企業使用400的成本門檻已經大幅降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包括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基礎運營商都提供400電話服務,價格同服務套餐、號碼是否為靚號相關,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一位業內運營商負責人表示,400號碼在運營商處、代理商處均可申辦,一般運營商處審核會比較嚴格,代理商處可能會寬松一些。
1月15日,記者聯系到了深圳一家400電話申辦機構,對方稱是中國移動、電信、聯通三家運營商的一級代理商,該公司官網顯示,只受理正規企業的申請,需提供有效期內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當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營業執照尚未申辦下來時,對方稱可以“可以先開通號碼,資料后面補上就OK”,“可以先用我們公司的資料作擔保,幫你先申請下來,但前提是你不能拿這個號碼做違法的事。”
改號軟件
可偽造成400號碼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表示,現實中利用400電話進行詐騙的還有一種情形,即犯罪分子利用改號軟件,使用戶的來電終端顯示為400號碼。
曾劍秋介紹,通過改號軟件形成400的電話號碼,由于其可以在用戶的顯示終端顯示為任意的號碼,目前運營商還沒有這個技術能力去進行準確甄別和攔截。不過他也表示,盡管運營商甄別攔截偽400電話的難度非常大,但是消費者核實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即回撥過去,偽400號碼回撥過去一般會提示沒有此號碼或者無法回撥,這樣就可以輕松來識別。
網絡平臺也應履行責任
目前一些利用400號碼進行詐騙的犯罪分子不僅直接向用戶定向詐騙,還將用于詐騙的400電話發布到網絡上。
記者注意到,假冒某正規企業的400客服電話多出現在一些論壇里,或者是釣魚網站上,再被搜索引擎抓取,在用戶進行相關搜索時呈現在用戶面前,很容易混淆視聽,蒙騙消費者。
對此,專家認為,由于目前搜索引擎已經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重要入口,網絡搜索引擎應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其實目前一些互聯網平臺已經在做一些嘗試,如對一些舉報為可疑、詐騙的電話進行標識。作為用戶,也要認識到400電話只是一個由被叫方承擔長途通話費用的虛擬號碼,除此之外與普通電話并無差異,對于向用戶提出要提供銀行賬號、轉賬等要求的陌生來電,一定要提高警惕,并對號碼做多方核實。
假聯通流量卡充斥網絡
想購卡先交2500元
近日,微信朋友圈出現售賣聯通無限流量通訊卡信息,稱只需月租15元,即可使用無限制流量套餐。購買此卡需先支付500元開卡費,后還要充值2000元激活,但消費者支付上述款項后,客服便消失蹤影。中國聯通北京分公司表示,從未推出過無限流量卡業務,網售消息屬詐騙,目前已報警。
有網友反映稱,名為“神秘野史搜羅”“未解之謎”等微信公共賬號出現售賣“聯通無限流量卡”的信息,并在朋友圈內被廣泛轉發。信息稱,出售聯通4G無封頂無限量上網卡套餐,只需花費月租15元即可享受無限高速上網,“此卡是聯通公司內部出的貴賓卡,市面上是沒有銷售的,是我們通過內部關系拿到的。”
根據公號上發布的QQ客服號碼,記者與其取得聯系,對方稱可售歸屬地為北京的聯通卡,買前需提供收貨地址、身份證照片和聯系電話。提供信息后要先將500元辦卡費打到對方銀行卡賬號才能發貨。曾購卡付款的網友聊天記錄顯示,客服收到500元后發來兩張截圖,一張為24組號碼,另一張為“聯通無限流量卡激活協議書”。
協議書稱,“激活套餐需要辦理2000元的激活費用,激活后由我司指定的經銷商如數退回”,協議書蓋有“中國聯通公司北京延慶分公司合同專用章”圖樣??头忉?,充值激活后10分鐘內退回2000元,并稱“這是聯通公司開卡部通知的”。該網友稱,感覺事情不太對勁,沒有再打錢給對方,但之前所付的500元也打了水漂。
此外,上述客服還提供了所在地為“北京市延慶縣延慶鎮東外大街99號”的實體店地址,并附有店鋪工商營業執照圖片。然而,記者致電該地址所在的手機店鋪時,店員卻表示并無上述流量卡售賣,也不知道對方如何獲取其營業執照圖片。
多名網友表示,繳納辦卡費和充值激活后他們未收到過卡片,客服也失去聯系。
對此,中國聯通北京分公司市場部工作人員盧女士表示,聯通公司從未推出無限制上網流量的公司內部通訊卡。聯通公司設定產品從無15元包月套餐,且無“聯通開卡部”。網售無限流量通訊卡屬詐騙,目前聯通公司已報警,警方已介入調查。
歲末詐騙又來襲 多個心眼少上當
本報記者 王穎穎 整理
臨近歲末,又到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的時節。最近,相關警方整理了最新的詐騙方式給廣大市民提提醒,這辛苦了一年,可別讓騙子把錢騙走了!
2014年11月26日下午,市民邵某接到一個4006695566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中國銀行信用卡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稱最近有一項提高客戶信用卡額度的活動,想向邵某介紹一下。一番介紹后,“客服”稱邵某的消費金額達不到標準,還不能辦理。隨后,“客服”故作神秘地說還有一種“虛擬消費”,由他負責操作,只要邵某把收到的驗證碼發給他,就可以提升信用卡額度。邵某信以為真,兩天內把收到“95566”發來的33條短信驗證碼都發給了對方。幾天后,邵某去中國銀行網點咨詢,得知自己遭遇了詐騙,銀行卡里32000余元現金被盜刷。
警方支招:切勿輕信陌生來電和短信,所謂的銀行客服電話號碼,大多是騙子通過改號軟件修改而來。如遇類似情況,應前往銀行網點咨詢了解,不要輕易向陌生人泄露銀行發來的“驗證碼”、銀行卡、身份證等信息,謹防上當。
2014年11月14日,在蘇州做燈具生意的秦某在網上搜到一則收購、出售二手車的廣告,價格很優惠。秦某與對方微信聯系后,于17日下午來到武進區鳴凰大學城附近與發帖者黃某碰頭。見面后,雙方約定買車辦理居住證、過戶等費用由黃某承擔,只需秦某繳納4300元手續費,就可以去看車。因黃某講得有板有眼,另外,還有其他5名買車者同行,這使秦某放松了警惕,當晚他們幾個人就把錢都付給了黃某??傻诙熘钡街形?,秦某等人無法與黃某取得聯系,對方手機關機,微信也將他們拉黑,秦某等人這才意識到遭遇了騙局。
警方支招:不要輕信網絡上各種低價轉讓、虧本拋售的廣告,如果商品的售價明顯低于市場價,那么就應注意了。買賣二手車輛時,應前往正規的二手車市場,切勿貪小便宜中了騙子的詭計。據新華網(記者王穎穎 整理)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齊魯晚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