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向藝術彼岸
摘要:□ 王 欣2012年9月20日上午9時,中國航天員中心舉行了隆重的大型油畫《飛天英雄譜》捐贈儀式,以此啟動了紀念中國航天工程實施20周年活動的序幕。當航天英雄與油畫作者鄒中
□ 王 欣
《飛天英雄譜》讓他華麗轉身
劉宇一知道,真正的油畫家,僅有努力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潛力和才情。作為中華的知己,
軍人出身的鄒中華對軍隊有著深厚的感情。基層連隊的生活給予了他生活的藝術感受,解放軍藝術學院培養了他深厚的藝術素養。脫下了綠軍裝,他仍心系軍營,為部隊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中國航天員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陳善廣將軍的朋友,得知當年是中國航天工程實施20周年,他明確向陳主任表示,自己嘗試為航天中心作一幅大型油畫。為此,他付出了近三個月的時間,與合作者不分晝夜設計草圖、繪制,數易其稿。
在捐贈儀式上,中國航天員中心主任陳善廣將軍激動地說:鄒中華代表中國畫界對載人航天事業,特別是對航天員中心建設發展的關注、關心、關愛,讓我們倍感溫暖、備受鼓舞、倍添力量,使我們更有信心在太空中不斷書寫“中國奇跡”。
《飛天英雄譜》讓劉宇一意識到鄒中華的可能轉型,北京也許少了一個出色的藝術活動策劃者,油畫界卻將會冉冉升起一顆新星。《飛天英雄譜》的面世,標志著中華完成了從“記者到畫家”的華麗轉身。
少年早慧赴軍營
在那艱苦的年代,為了減輕家庭重負,14歲那年冬季,鄒中華報名參軍。接兵部隊首長偶然發現了中華的繪畫天分,破格批準他入伍。在部隊這所大熔爐里,中華的繪畫天分得到施展的舞臺。
中華在基層部隊創作的美術作品,相繼在《解放軍報》、《解放軍畫報》等全國、全軍刊物上發表,由中華承辦的部隊軍人俱樂部的壁畫與墻報,曾被評為全軍第一名,并列為全軍部隊俱樂部試點推廣。這個基層連隊的戰士引起了時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主
然而,所在部隊領導執意不放行。中華經過一段思考,憑著自己對上級某位首長的瞬間印象,以他的形象為原型,創作了一幅題為《戎馬生涯伴良宵》的工筆肖像:一輪滿月下,聳立著一棵青松,青松下站立著一位兩鬢霜白的老軍人,靜靜地思念著遠方的妻兒老小。當中華親手將這幅畫作展現在這位首長面前時,這位首長先是驚訝,賞析良久,而后是放聲大笑,萬般感嘆地說:“人才難得!人才難得!我放你一馬!”就這樣,中華以自己對藝術的純粹打動了這位說了算的首長。1991年,中華如愿以償,來到了夢寐以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這座全軍最高藝術殿堂。
中華緊緊抓住天賜良機,為期三年的學習中,在劉大為、崔開璽、張欣若等名師的指導下,系統學習了中西方美術史、基礎理論、素描、色彩、寫生與創作等。中華十分重視美術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尤其是對中國油畫的領悟達到了業界的前沿。在校期間,他撰寫了《烽煙散去真情在》——著名軍事油畫家崔開璽作品賞析。中華在文章中,以自己獨特的理解,站在文化、歷史、人道主義的高度,對作者以戰爭為題材的油畫作品進行了全方位的審視、分析,以獨特的筆觸將讀者的審美情緒自然引向對戰爭的批判、對和平的渴望。此文在《人民日報》發表后,中國油畫家協會副主席朱乃正對該文給予高度評價,并揮毫寫下“烽煙散去真情在”。
文章合為時而著
中華自小就立志當一名優秀的畫家,然而生活告訴他,僅有熱愛是不夠的,瑣碎的生活也許會使人黯然目標,湮滅了理想,追求世俗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但是,功夫在詩外,有造詣、成就的人就要自覺接受生活的磨洗,以生活的深刻練達、洞察去反映藝術。在生活實踐中,中華始終把“畫”作為人生和藝術的目標,視作“彼岸”,將從事寫作、新聞、收藏、鑒賞等視作到達“彼岸”的舟,并樂此不彼。
中華在系列名人專訪創作中體味到,應將“愛祖國、愛人民”作為立身立藝之本。為此,曾在駐馬店日報干過新聞工作的鄒中華,采訪了中外名人共五百多位。每次采訪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讓他感受到他們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而英勇獻身的偉大精神,并深受教育,這為中華走向畫壇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中華的足跡,以畫心為原點,不斷地向各方延伸。這些年來,他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向社會推介了各行各業的精英。在采訪文藝名人時,用筆端的優美文字謳歌藝術家身上閃光點,以此反映偉大的時代,為廣大歌迷深刻、全面地了解藝術家的人生和作品的創作作出了貢獻。
廣采博納鑄新風
中華恪守藝德雙馨之道,懷著火熱誠摯的心一次又一次受到藝術界老一輩藝術家的關愛。中華把足隨高步和廣結圣緣作為登向畫壇巔峰的一項戰略任務,努力親近大師,并從他們的思想與筆墨中汲取養分和力量。
而立之年,一頭扎進了書畫大
為了讓炎黃子孫飽覽即將被淹沒的三峽風光,中華在策劃“世界知名華人三峽世紀行”活動中結識了我國著名油畫大家
中華在大量的搜尋中,發現了
中華
中華用心走出來的“隨高步”、“結善緣”的藝術之路,如蒼天古木,盤根錯節,所以其畫的境界才具有高懷傾古的品質。
巨幅畫作彌芬芳
在采訪眾多的英才人物中,了解中華的人都知道他創作的人物肖像形神兼備,免不了向他提出索求。中華總是忙中偷閑,不遺余力地讓索求者滿意。先后為老一輩革命家和藝術大家創作了肖像。世界拳王霍利菲爾德訪華期間,專門邀請中華做采訪并讓他為自己創作肖像。
英國思想家瓊·羅斯金說:“偉大民族的自傳,記載于三本書上:勛業的陳述、理論的宣傳和藝術作品。而唯有最后一本書——藝術作品是最可信賴的。”中華正是沿著這條根脈努力地實踐著,撰寫著自己偉大民族的這“三本書”。
以上提到的僅僅是中華藝術生命中的滴水之跡。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芒。中華藝德雙馨的魅力,感染了許多實業界的精英,他們為支持中華的創作在北京黃金地段投資設立創作室,藝術的歸屬感在召喚他。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