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雞變身“金鳳凰”只只暢銷
摘要:記者 陳 司 通訊員 孫小輝冬日溫暖的陽光下,地處上蔡縣百尺鄉朱洼村的一家養殖場里,品種不同,毛色發亮的特色禽類顯得格外精神抖擻,不時發出“咯咯”的叫聲。
記者 陳 司 通訊員 孫小輝
冬日溫暖的陽光下,地處上蔡縣百尺鄉朱洼村的一家養殖場里,品種不同,毛色發亮的特色禽類顯得格外精神抖擻,不時發出“咯咯”的叫聲。
據該養殖場經理朱守營介紹,他的養殖場從2007年創辦到現在已經發展到占地4000多平方米,每年孵化山野雞、貴妃雞、珍珠雞、綠殼蛋雞等優質種苗達40萬只,銷往全國各地,同時出欄山雞4000多只,每年純收入20多萬元。如今,他已經成了十里八鄉有名的富裕戶。
“小時候,家里后面有一片樹林,有很多野雞,饞雞肉了就用彈弓去打,不過從來沒打到過。”說起童年時與野雞的故事,朱守營嘴角有掩不住的笑意。“野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現在也沒有人去捕捉了,以前我做生意時,逢年過節也會到市場買幾只人工飼養的野雞送給客戶、朋友,野雞的肉質鮮嫩,讓人回味無窮,我就想何不自己也開家野雞飼養場呢?”于是,朱守營決定養野雞,賣野雞肉,并給他的養殖場取了個好聽的名字:云鶴特色養殖孵化場。
野雞肉好吃,卻很難養。2007年辦場初期,由于沒什么經驗,一次不經意的失誤導致剛抱回來的200多只雞苗全部死光,于是朱守營便每天上網查資料,去外地學習考察,潛心學習養殖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于朱守營重信用、守合同、保證產品質量,遵從特色經營和薄利多銷的原則,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任,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在積累一定的資金后,他投入10萬多元購置了孵化設備信息智能控制系統,自己學習孵化雞苗。經過幾年的拼搏,才達到今天的規模。朱守營致富不忘鄉鄰,毫無保留把養殖技術傳授給廣大鄉親,讓他們通過養殖走上了致富路。
朱守營告訴筆者,未來,他將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把更多的養殖技術帶給鄉親們,讓更多的群眾通過養殖山雞走上致富之路,讓更多的市民能吃到貨真價實的野雞。
由野雞開始的珍禽養殖路,越走越寬,朱守營的野雞飛出了雞舍,變成了致富的“金鳳凰”。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