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擬簡政放權 中介市場監管或交保監局
摘要:保監會近日就中介監管的五大領域16項問題對專業中介市場進行調研,主要包括專業中介的準入退出機制、內控機制、信息化建設、監測預警、屬地監管等問題記者從某保險中介處獲
保監會近日就中介監管的五大領域16項問題對專業中介市場進行調研,主要包括專業中介的準入退出機制、內控機制、信息化建設、監測預警、屬地監管等問題
記者從某保險中介處獲得的信息顯示,保監會近日就中介監管的五大領域16項問題對專業中介市場進行調研,主要包括專業中介的準入退出機制、內控機制、信息化建設、監測預警、屬地監管等問題。
自去年3月份開始,保監會分三個階段、五個步驟對中介市場清理整頓以來,目前已經進入第二階段,此次對保險中介市場相關問題的調研或可看作是保監會對保險中介未來監管動向的一個風向標。
中介監管“忙不過來”
根據《2014中國保險年鑒》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保險中介中專業中介機構數量增長較快。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中介機構2525家。其中,全國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143家;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1624家;保險經紀機構438家;保險公估機構320家。
事實上,保險中介點多面廣、情況復雜,監管“忙不過來”的情況一直存在。此次調研中,“如何針對保險專業中介法人及分支機構數量多、監管資源有限的實際情況,發揮保監局貼近區域市場的監管優勢,細化保監會及法人所在地、分支機構所在地保監局之間監管職責劃分,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及協調機制”成為保監會此次調研的一大問題。
除屬地監管之外,保監會也對專業中介機構的準入退出機制、監測預警機制、內控機制等涉及保險中介經營方面可能出現問題的方方面面進行了調研。
準入退出機制方面,保監會主要調研六大問題:一是,如何對保險專業代理、經紀、公估機構實行分級分類管理;二是,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哪些準入條件需要進一步調整和明確,如何在準入環節強化對股東背景及資本實力、信息管理水平、高管人員誠信記錄等因素的考察;三是,如何規范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在未設立分支機構地區展業;四是,如何進一步明確保險專業中介法人機構和分支機構市場退出相關標準和提高相關程序的可操作性;五是,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持續不經營業務達一定期限,如何使其退出市場;六是,保險專業中介機構行政許可職責如何進一步調整、下放,以符合中央有關簡政放權的要求。
另外,針對監管實踐中反映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銷售非保險理財產品、業務和人員異動、傭金水平不正常等突出問題也被列入保監會此次調研的范圍。
這次的調研內容也涉及“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協助保險公司套費”等問題,調研中提到,“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防范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協助保險公司套費?例如,是否可要求保單注明相關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名稱、姓名,提高中介業務的透明度”。
中介發展兩大趨勢
保監會對保險中介市場的多次清理整頓,以及此次對保險中介市場的調研,與近兩年中介市場保費的快速增長、中介之間的激烈競爭、以及日益凸顯出來的問題分不開。
數據顯示,2012年度、2013年度,我國通過保險中介實現的人壽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9217.41億元和9714.37億元,同比增長5.39%。2012年度、2013年度,我國通過保險中介實現的人壽保險保費收入分別占人壽險總保費收入的92.56%、90.44%。2012年度、2013年度,我國通過保險中介實現的財產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3540.33億元和4122.46億元,同比增長16.44%。2012年度、2013年度,我國通過保險中介實現的財產保險保費收入分別占財產險總保費收入的64.06%、63.64%
另外,根據國元證券1月6日發布的研報,未來中介機構的發展有兩大趨勢:一是保險公司的電銷和網銷對保險中介形成沖擊;二是區域性較弱代理機構將被市場淘汰。
其次,全國性保險中介和優秀區域性保險中介將獲得較大發展,弱小區域性保險還總結將被淘汰。
目前,全國共有5家保險中介服務集團公司,全國性保險中介服務集團公司的特點是服務的多元化,涵蓋了財產險和人壽險的代理銷售、保險經紀、保險公估及財富管理等多個領域,這類代理公司資金實力通常較為雄厚,且在全國有多家分支機構,管理和服務水平相對較高。相反,區域性的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中競爭力較弱的小型代理機構,他們由于在管理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方面均不具有優勢,競爭力較弱,將會逐漸被市場所淘汰。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