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失當孩子容易嬌氣
摘要: 我們不難發現,一些父母采用不當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身上存在著諸多不良習慣,比如被家長溺愛的孩子容易脾氣大,但只會對著家里人發脾氣,走出家庭就受不得半點氣
我們不難發現,一些父母采用不當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身上存在著諸多不良習慣,比如被家長溺愛的孩子容易脾氣大,但只會對著家里人發脾氣,走出家庭就受不得半點氣,稍微受到點指責批評可能心理波動就非常大,對于孩子身心健康并不利。
1.溺愛帶來的不妨后果
因為現代家庭孩子都較少,很多都是一個獨生孩子,自然也就從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加上家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類的隔代溺愛,孩子也就變得過于嬌氣。他們往往不考慮他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感恩,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對著家人橫眉豎眼,一點也不尊重長輩,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出現這樣子的不良教育方式,家長是可悲的,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將來連生活自理可能都做不到,更別提交友和融入這個復雜的社會了,因為別人不可能事事遷就他們。
2.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可能是出了一點問題,因為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也不懂得父母的艱辛和不容易,不理解父母,父母開不了口。于是父母開始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對,或是沒做好,卻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的好習慣。
從小養成獨立的好習慣對于孩子日后的獨立和生活,包括工作和婚姻都能帶來幫助,相反則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父母就是再愛孩子,也要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這才是真正的愛,而不是用愛的名義害了孩子。
3.家長懂得是自己錯了
很多家長一直不明白為何孩子會不聽話,不聽安排之類,卻從不懷疑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錯,這樣子才是最可怕的。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然后咨詢孩子的老師,身邊的朋友等,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及時修正就沒問題了,怕就怕一直不知道又礙于面子不尋求幫助,那就麻煩大了。
4.關注孩子心理的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見得沒有身體健康那么重要,很多時候父母們更多的都在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而很少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就導致了孩子在心理上的一些疾病,比如任性,懦弱,內向,膽心等等。這些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只要父母們多一點關心孩子的言行舉止就能輕易發現,而不是等到問題生成之后再糾正,那就比較困難了。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育兒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