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擬啟動臨時入境簽證項目 放寬對海外勞工限制
摘要: 據(jù)澳洲《大洋日報》報道,澳洲移民部正計劃為海外勞工啟動一個全新的臨時入境簽證項目,這種簽證無需申請人達到語言或相關技術要求,澳洲雇主也不需要證明他們無法在本
據(jù)澳洲《大洋日報》報道,澳洲移民部正計劃為海外勞工啟動一個全新的臨時入境簽證項目,這種簽證無需申請人達到語言或相關技術要求,澳洲雇主也不需要證明他們無法在本土找到合適的人選。這就意味著,即便在不申請457簽證的情況下,海外勞工也有機會來澳工作3個月或一年時間。
《澳洲金融評論》7日從一份書面計劃獲悉,這一“短期而具流動性”的簽證政策適用于“包括公司內部調配及駐外人員在內的特殊工種”,與此同時,該簽證政策也適用于“飛來飛去通勤者”(fly-in,fly-out commuters)、澳企全球合作伙伴、在澳企短期工作或為澳企提供咨詢的專業(yè)人士。值得一提的是,該簽證持有人可多次入境澳洲。
與此同時,上述短期流動簽證政策將取代現(xiàn)存的400簽證類別,后者允許持有人(技工或專業(yè)人士)在澳洲工作6周時間。據(jù)統(tǒng)計,在2012至2013年首個發(fā)放周期中,400類別共發(fā)放了4587個簽證,而在2013至2014年度,這一數(shù)字大幅激增至3.2984萬個,申請人則主要集中在礦業(yè)、制造業(yè)、建筑業(yè)及教育業(yè)等領域。
雖然申請數(shù)量激增,但澳洲雇主對400簽證類別似乎并不買賬,他們認為該簽證提供的6周工作時長不足以滿足基本要求,移民部因而經常建議申請人轉而申請457簽證。而澳企又因457簽證太過繁瑣一直敦促聯(lián)邦出臺一項更為簡化的“替代品”。
據(jù)悉,上述書面計劃是聯(lián)邦政府去年10月出爐的移民簽證政策評估報告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澳洲近25年來對技術移民政策進行的最大的一次復審。艾伯特政府希望借此去除不必要的繁文縟節(jié),為澳企提供更大的自由度,以幫助他們增強競爭力、進入發(fā)展的快車道。不過,相關變革令工會頗為不滿,因為絕大多數(shù)工會對海外勞工均抱有敵意。
技術移民問題研究員比勒爾(Bob Birrell)坦言,聯(lián)邦政府在引入海外勞工問題上為澳企“亮綠燈”的做法,無疑會激怒工會及部分專業(yè)團體,“要知道,部分專業(yè)的大學畢業(yè)生已經面臨很嚴峻的求職障礙,包括牙醫(yī)學、計算機科學、藥學及工程學在內的很多專業(yè)都很難找到工作。”
澳洲工會理事會(Australian Council of Trade Unions )主席卡尼(Ged Kearney)也表示,失業(yè)率已沖至6.3%,達12年新高,聯(lián)邦政府目前的工作重點不應放在吸引海外勞工上,而應著力于解決本土求職者的“找工難”問題。
卡尼續(xù)稱:“澳洲政府在重審技術移民系統(tǒng)時必須保證澳企先招聘澳人,而后再考慮海外勞工,政府不應給澳企以可趁之機,讓他們越過本土招聘者、大學畢業(yè)生及學徒直接雇傭海外勞工。”
阿德萊德Migration Solutions總經理格拉茲布拉克(Mark Glazbrook)則認為,短期流動簽證政策一定會大受歡迎。“當前的移民簽證政策非常嚴格,幾乎沒有靈活性可言。而短期流動簽證則對在澳洲有辦事處的跨國企業(yè)尤其適合。”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書面計劃在提及457簽證政策時稱,457簽證將演變?yōu)橐环N全新的“臨時技術”類別, 申請人依然需要達到一定的英文水平及技術水平要求,并通過勞動力市場測試。
除此之外,澳洲移民部還將推出“永久獨立”簽證類別及“永久技術”簽證類別。前者適用于“高技能人士獨立申請來澳永久居留工作”,將取代現(xiàn)行的“杰出人才”簽證類別;后者則適用于澳洲本土真正缺乏的技術工種,將取代現(xiàn)有的186及187簽證類別。
該書面計劃指出:“在大量移民涌入的背景下,澳洲的技術移民項目應順應潮流扭轉方向,不再被動接受移民,而是主動吸收高技術人才。”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