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理財產品別光看收益率 五成受訪者不知風險
摘要: [摘要]銀行理財產品早已成為百姓打理錢袋子的主要途徑之一,但許多投資者對于理財產品的風險意識依然較為薄弱?! ∽蛉瞻l布的《2014年度360°銀行評測報告》顯示,
[摘要]銀行理財產品早已成為百姓打理錢袋子的主要途徑之一,但許多投資者對于理財產品的風險意識依然較為薄弱。
昨日發布的《2014年度360°銀行評測報告》顯示,大多數客戶在購買時最關注收益率,這也是客戶挑選銀行的重要因素。而調查同時發現,五成消費者不了解理財產品風險。
報告稱,理財經理抓住投資者的心理,在為投資者介紹理財產品時,一直以來都是遵循避重就輕的原則,產品最差收益、產品風險往往是理財經理不愿對客戶詳細說明的內容。在調查中,超過3/4的受訪者沒有被告知最差收益情況,超五成的受訪者沒有被告知產品風險,另外有超過兩成的受訪者沒有被告知產品期限和收益類型,說明理財經理在介紹產品過程中規范性較差。
昨日,記者就廣州地區在售的多家銀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進行對比,其中最高收益率的是華夏銀行一款針對新客戶營銷的64天理財產品,收益率達到6.2%。該款產品的風險評級為“高”,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
而本周發行的浦發銀行一款同享盈增利產品,同樣是2個月左右期限、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其預期收益率為5.3%,起點為5萬元。雖然收益低了0.9個百分點,但是浦發銀行該款產品的風險等級為“較低風險”。
某股份制銀行零售部人士提醒,如果理財產品投資標的為股票、黃金、外匯、期貨等,或者產品名稱中有“聯動、掛鉤、結構”等字眼時就需要小心了。這類產品通常打出較高的收益率,但是一旦標的市場出現較大波動,便很難達到預期收益率。
資深人士還支招,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謹記“一本二收三流動”。首先要關注是否保本。其次是了解收益是固定還是浮動。最后是了解流動性,有沒有提前贖回條款。“看不懂說明書沒有關系,但一定要懂得問,而且要讓工作人員在說明書中圈出重點。”該人士支招稱。
?。◤V州日報 林曉麗)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