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專用\"食品多忽悠 安心、營養只是賣點?
摘要: 專家指出,所謂兒童專用食品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市場營銷的噱頭。圖/Gettyimages 兒童調味品(醬油、味精)、兒童面條、奶粉伴侶、兒童餅干……隨著市場的
專家指出,所謂兒童專用食品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市場營銷的噱頭。圖/Gettyimages
兒童調味品(醬油、味精)、兒童面條、奶粉伴侶、兒童餅干……隨著市場的細化和多元化,所謂兒童專用食品為家長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事實上,花費在“兒童專用”上的費用遠遠高于普通成人食品。表面看來,“安心”和“營養”似乎是最大的賣點,但是,為了這些賣點而多出來的花費真的值得嗎?
兒童食品為吸引孩子“增甜”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臧全宜介紹,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出臺針對3歲以上兒童食品的相關標準。0到3歲關于嬰幼兒奶粉和輔食的相關食品標準是有明確文件和依據的,而3歲以上的食品生產和包裝標簽標準是以成人食品相關標準為依據的,并沒有細分到各年齡段。所以商家生產的“兒童食品”是按照營銷需要自行在標準范圍內進行的調整和宣傳。
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介紹,對于任何食品,風味口感都至關重要。兒童食品的所謂功效,是用來吸引父母的。絕大多數的小孩子,不會因為“吃了營養好”而去喜歡不好吃的食品。兒童食品要能賣出去,在外觀、風味、口感上吸引小孩子,才是成功的關鍵。很多情況下,風味口感的提高,都要以增加“不健康”的成分為代價。比如說,“增加甜味”是吸引孩子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手段;“酥脆”是孩子們更喜歡的口感。二者的獲得,基本上是以增加糖和脂肪來實現。
云無心認為,大多數的“兒童食品”都是營銷噱頭,除了讓家長們通過多花錢而獲得“關愛孩子”的心理感覺,在營養上的價值微乎其微。甚至為了獲得吸引孩子們的風味口感,營養組成方面可能還不如普通食品。對于家長們來說,不要被眼花繚亂的“功效”迷了眼,認真地看看營養標簽和成分表,了解一下它的不同之處,并不難判斷出它們賣高價的原因是否名副其實。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京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