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土豆不當干糧 可防糖尿病等慢病
摘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安全所副所長、研究員 馬冠生 1月6日,農業部組織召開了“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會議倡導馬鈴薯主糧化,改善膳食結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安全所副所長、研究員 馬冠生
1月6日,農業部組織召開了“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會議倡導馬鈴薯主糧化,改善膳食結構。這標志著我國今后要讓馬鈴薯逐漸成為水稻、小麥、玉米之后的我國第四大主糧作物,預計2020年50%以上的馬鈴薯將作為主糧消費。
土豆粉貯藏時間長又稱戰備糧,土豆可預防糖尿病等慢病
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就是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因為土豆有著自己的獨特性,一是與小麥、玉米、水稻相比,馬鈴薯全粉儲藏時間更長,在常溫下可貯存15年以上,一些國家把馬鈴薯全粉列為戰略儲備糧;二是馬鈴薯富含膳食纖維,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體重增長、預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馬鈴薯,又名土豆,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此稱呼最早見于康熙年間的《松溪縣志食貨》。馬鈴薯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秘魯和智利一帶。16世紀中期,馬鈴薯被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從此馬鈴薯被作為食物大面積種植。17世紀時,馬鈴薯傳到我國。現今馬鈴薯在我國的主產區是西南、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截至2012年,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7815萬畝,總產量8154萬噸,位居世界首位。
土豆營養豐富,但蛋白質含量偏低,不建議兒童長期多食
馬鈴薯的營養成分豐富,100克馬鈴薯中含能量318千焦耳,9%~20%的碳水化合物, 1.5%~2.3%的蛋白質,脂肪含量低,只有0.1%~1.1%。除含有豐富的鉀外,還含有鈣、磷、鐵、碘等礦物質,胡蘿卜素、B族等維生素的含量也比較豐富。
土豆的做法也很多,五花八門,炒土豆絲、土豆泥、土豆餅、炸薯條、紅燒土豆、土豆燉菜、烤土豆片等,還有用土豆來做包子餡的。土豆食用時要注意:吃土豆要去皮吃,有芽眼的地方一定要挖去,以免中毒;切好的土豆絲或片不能長時間浸泡,泡太久會造成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流失;不要買皮的顏色發青和發芽的土豆,以免龍葵素中毒。
除了馬鈴薯外,薯類還包括甘薯(又稱紅薯、白薯、山芋、地瓜等)、木薯(又稱樹薯、木番薯)和芋薯(芋頭、山藥)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適當增加薯類攝入,每周5次左右,每次攝入50g~100g。
在烹調方式方面,建議薯類最好用蒸、煮、烤的方式,可以保留較多的營養素。盡量少用油炸方式,從而減少食物中油和鹽的含量。同時指出,由于薯類蛋白質含量偏低,兒童長期過多食用,會對其生長發育不利。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婦女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