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李嘉誠真\"撤離\"對中國經濟影響也不大
摘要: 近日,"李嘉誠撤離香港"、"李嘉誠重組長實和黃釋放危險信號"、"唱衰中國"等說法不脛而走。起因是香港富豪李嘉誠將旗下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兩家公司進行了業務劃分和重
近日,"李嘉誠撤離香港"、"李嘉誠重組長實和黃釋放危險信號"、"唱衰中國"等說法不脛而走。起因是香港富豪李嘉誠將旗下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兩家公司進行了業務劃分和重組,并將新公司注冊地轉去了開曼群島。就此,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了兩位專家,他們認為李嘉誠所舉屬個人行為,即使真“撤離”,對中國經濟影響也微乎其微。
“撤離”并非缺乏信心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李嘉誠“撤資”也好,變更注冊地也好,都是一種商業行為。他認為李嘉誠在國內退出項目,可能的跟中國房地產業調整的周期性有關。從去年到現在,中國房地產進入調整周期。“李嘉誠先行一步,說明他在商業判斷上有他的獨特之處。商人在商言商,中國很多公司注冊地都在開曼群島。他這樣做在稅收方面可能會有更多優惠,在政府的監管上可能會有一些便利。”
李嘉誠本人也公開表示,并非因為缺乏信心而決定撤出香港,并指出旗下企業仍將保持在港注冊和上市的地位,又稱香港逾七成新上市公司均在開曼群島注冊。
“我們關注中國經濟和關注中國市場,要根據自己的分析和判斷,不能由于某些人投資方向的轉變而產生恐慌心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
對中國經濟影響微乎其微
張立群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一個人的“撤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他引用中國的GDP和投資數據說:“中國經濟2013年總量超58萬億,2014年將超60多萬億,2013年全社會投資43萬多億,2014年估計要在46萬億、47萬億水平之上。”他表示,李嘉誠等個人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記。
郭田勇同樣認為,香港首富李嘉誠相對于中國經濟體總量來講,也是“大海中的一瓢水”,對中國經濟不會帶來大的影響。“至于每個企業,都會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和判斷,不相信大家會去效仿李嘉誠。”(記者 馬常艷)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