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劉少奇長孫隱姓埋名數十年
摘要: 這是一張“似曾相識”的面孔。盡管記者知道,坐在面前的是一個俄羅斯人,但他黃色的皮膚和嘴角邊流露出的神情,還是讓記者依稀找到了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影子。
這是一張“似曾相識”的面孔。盡管記者知道,坐在面前的是一個俄羅斯人,但他黃色的皮膚和嘴角邊流露出的神情,還是讓記者依稀找到了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影子。是的,這個名叫阿廖沙的俄羅斯男人,身上流淌著劉少奇1/4的血脈,是劉少奇遠在異國的長孫。
他怎么會在俄羅斯?為什么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幾十年來,他過得如何?不久前,記者有機會在莫斯科阿廖沙的家中對他進行專訪,了解到了這位偉人的后代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與爺爺的一次見面
與阿廖沙相識,是前年的事情。當聽說他竟然是劉少奇的長孫時,我吃驚極了——在俄羅斯工作、生活了十幾年,居然從沒聽說過劉少奇在這個遙遠的國家還有一位至親骨肉。
我應邀來到了阿廖沙的家。阿廖沙的家位于在莫斯科市一個十分清靜的街區。這是一棟很普通的住宅樓,他的家也是一套極普通的三居室,人造革地面已經沒有了光彩,壁紙有些陳舊,家具也是老式的。我打量著坐在對面的阿廖沙,雖然不敢說這張臉很像他的爺爺劉少奇,但卻有一種神情讓我浮想聯翩。
阿廖沙的父親劉允斌是劉少奇與早期革命伴侶何寶珍的長子。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劉允斌曾在蘇聯學習和生活,娶了莫斯科大學的同班同學瑪拉為妻。阿廖沙就是他們的兒子,他還有一個姐姐叫索尼婭。這對姐弟分別有一個很中國化的小名:遼遼和蘇蘇。
阿廖沙家中并沒有太多明顯的中國痕跡,當看到他珍存的一疊疊照片時,我的思緒瞬間就被帶到了那個遙遠的年代。在這些照片中,有劉少奇在延安與兒女劉允斌、劉愛琴的合影,有劉允斌在莫斯科大學讀書時的照片,還有劉少奇率領中共代表團來莫斯科時和劉允斌、劉愛琴的合影。其中一張照片深深地打動了我,照片上的劉少奇正在俯身親吻孫子阿廖沙。那是1960年,阿廖沙才5歲半,他至今都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情景。爺爺不僅親吻他,還送給他玩具和糖果。那是他第一次見到爺爺,也是爺爺留給他的最后印象。
二十年后才知父親死訊
阿廖沙與爺爺的緣分是如此短暫,更殘酷的是,他與自己的父親也相聚不多。
1957年,身在莫斯科的劉允斌毅然決定回國。回國后,他被分配到包頭某研究所參加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工作。妻子瑪拉曾不遠萬里來到北京與丈夫團聚,卻最終因為難以適應異國生活而回到了蘇聯。阿廖沙的父母就這樣分開了。回到蘇聯的瑪拉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并且由于中蘇關系惡化而慢慢與劉允斌失去了聯系。1967年11月,42歲的劉允斌不堪忍受“四人幫”的迫害,在一個冬天的夜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當阿廖沙和母親得知這一不幸的消息時,竟然已事隔20年。1987年,姑姑劉愛琴費了很大工夫,從來中國探親訪友的莫斯科同學那里打聽到了阿廖沙一家的下落,失散多年的親人終于聯系上了。“我對父親沒有很深的記憶,那時我還小,對父親的了解是在我成年之后。直到現在,我也不相信父親會自殺……”
與爺爺和父親的命運不同,阿廖沙的人生平靜如水,沒有絲毫波瀾。他從父親那里繼承了聰明、愛鉆研科學的頭腦。他考上了莫斯科航空學院,并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蘇聯國家航天指揮中心工作,成為一名軍人。那個年代,中蘇關系正處于惡化時期。為了少惹麻煩,阿廖沙從上中學直到進入工作單位,都沒在親屬欄中填寫過劉少奇、劉允斌的名字。沒人知道他特殊的身世,阿廖沙一家得以過上平靜的生活——沒有受到過特殊照顧,也沒有被政治所牽連。在國家航天指揮中心這個高度保密的單位里,阿廖沙從事著蘇聯國防的尖端科技研究,由于工作出色他還多次獲得國家獎章。退役前,阿廖沙是國家航天指揮中心的高級工程師。
選擇提前退役
“我現在在俄羅斯已經沒有幾個親人了,他們都在中國。”多年前,一直與阿廖沙相依為命的外公外婆、母親相繼去世,姐姐則嫁給一位美籍俄羅斯人,到美國定居了。找到失散數10年的中國親人后,一下子勾起了阿廖沙對中國的向往。他給奶奶王光美寫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訴說自己對父親工作、生活過的地方的向往,和對親人們的思念。其實,王光美也一直牽掛著遠在異國的遼遼和蘇蘇。于是,在王光美的幫助下,1998年劉少奇誕辰100周年時,中方向阿廖沙發出了請他參與“劉少奇誕辰100周年籌委會”的邀請函。可這封邀請函卻被俄有關部門扣留了,原因是阿廖沙在國家機密單位做了20多年職業軍人,按照規定是不能出國的,必須要等到退役3年后才可以。阿廖沙知道后非常焦急,甚至以“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為由向俄有關部門提出申訴。當一切努力都失敗以后,他選擇了提前退役。2003年4月,他終于和妻子第一次踏上了回鄉之路。有意思的是,當幾年前他第一次到中國駐俄大使館辦理簽證,說自己是劉少奇的孫子時,接待人員驚訝萬分。因為直到那時,絕大多數人仍然不知道他的存在。工作人員把他的護照拿進去,過了很久才出來,告訴他,他們核實過了,確實如此。
把爺爺頭像印在手表上
多年來魂牽夢繞的心愿即將實現。阿廖沙如此激動。
獲準出國后,阿廖沙與妻子迫不及待地飛到了北京。他們先在王光美奶奶家和劉愛琴姑姑家住了一周,接著便直抵湖南劉少奇的老家認祖歸宗,后來還去了南京雨花臺為何寶珍奶奶獻花圈。
談起對中俄兩國的感情時,阿廖沙說:“我曾給王光美奶奶寫信,說我的根在中國,我永遠是劉氏家族的一員。我有兩個故鄉:中國和俄羅斯。我要盡力做一些有利于兩國的事情。我會經常回中國,那里有我的親人。從2003年第一次回國探親,我已經回去好多次了。每一次我都為看到的變化感到驚奇和自豪。今年我已經回中國兩次了,馬上又要去廣州,見我的同父異母弟弟,年底可能還要去北京……”
如今,阿廖沙和妻子也有一雙兒女。
采訪結束1周后,我乘飛機回北京,在機場遇到阿廖沙夫婦,他們正要飛往廣州。阿廖沙就像見到一位老朋友,熱情地幫我找推車、提行李。我們一起過安檢時,話題依然是他的爺爺和父親。分手時,阿廖沙伸出胳膊給我看他的手表,在那個精致的手表上印有劉少奇的頭像。我很驚訝地問,不是買的吧?“當然不是,是劉少奇故居博物館送給我的。我要永遠戴著它。”阿廖沙說。 (據人民網 鄭建新/文)
責任編輯:ly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