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油”加速 去年進口超3億噸
摘要:“囤油”加速 去年進口超3億噸 戰略儲備仍不夠 海關總署昨日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我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創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分析認為國際油價&ld
“囤油”加速 去年進口超3億噸 戰略儲備仍不夠
海關總署昨日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我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創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分析認為國際油價“跌跌不休”,為中國的戰略儲備和商業囤油帶來機遇。
戰略儲備仍不夠
海關總署昨日公布的2014年12月份中國進出口數據顯示,12月的進口量為3037萬噸,意味著每天進口約為717萬桶,創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超過了2014年1月份的2815萬噸。
數據顯示,去年共計進口原油3.0838億噸,金額為1.4萬億元人民幣。這一進口量較2013年2.82億噸增長了9.35%。
不過,我國原油儲備需求仍未滿足。2014年11月2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首次公布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的庫存量,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在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儲備原油1243萬噸,相當于大約9100萬桶。不過9100萬桶的儲備原油,僅相當于九天的消費量,遠低于國際能源署建議的90天進口量。目前國家戰略石油儲備二期和三期工程的一些儲備基地已建成,其他儲備基地也正在建設。
“囤油時候到了”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日前表示,囤油的時候到了。他表示,現在買比6個月前便宜了近一半。
外媒稱,國際油價的持續大跌,中國是最大的受益方。路透社測算,根據中國國內石油產出、進口和商業庫存數據,再對比煉廠需求,可判斷中國去年為戰略石油儲備而額外進口的原油高達1.24億桶,這是2013年中國為戰略儲備補充的6100萬桶的兩倍多。
中國石化相關人士此前曾向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之后,或許沒有這么好的“抄底”機會了。
林伯強認為,參照2009年金融危機后油價的走向,再考慮本次供需的變化,油價應該很快見底,從概率上和今后的收益比上,現在都可以囤油了。
財經評論員葉檀則對媒體稱,“中國沒有抄到石油價格底”。在葉檀看來,沒人摸得到底,惟一的辦法是越跌越買,注滿戰略石油儲備庫,以攤薄整體成本。
■ 相關新聞
國際油價暴跌超4%
新京報訊 (記者趙嘉妮)在國內油價剛剛實現12連跌后,國際油價再次出現暴跌行情。
當地時間1月12日(周一),紐約商品交易所主力合約2月原油跌2.29美元,收于每桶46.07美元,跌幅4.74%。洲際交易所倫敦布倫特原油2月合約跌2.68美元,收于每桶47.43美元,跌幅是5.35%。
1月12日(周一),高盛集團大幅下調短期油價預測。卓創資訊分析師李倩介紹,投資銀行高盛大幅度下降油價預測,美國有一些煉油廠因火災和天氣停運,國際油價雙雙暴跌至50美元/桶下方,其中布倫特跌至2009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位。
據金銀島數據顯示,高盛將2015年前3個月布倫特油價預估從80美元/桶下調至42美元/桶。
繼科威特及伊拉克之后,阿聯酋上周也將出售給亞洲的原油價格,定在低于沙特阿拉伯的水準。
金銀島分析師認為,這種折價手段顯示出,OPEC的波斯灣成員國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已準備好槍口朝內,同時這種做法將使國際油價進一步承壓。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