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開門紅背后:銷售誤導如影隨形
摘要: 紅紅火火又一年。 2015年保險公司的開門紅之“紅火”,恐怕連業內人士也為之一驚。 然而,在這個超級火爆的背后,卻是各家保險公司激烈的競爭。對于一
紅紅火火又一年。
2015年保險公司的開門紅之“紅火”,恐怕連業內人士也為之一驚。
然而,在這個超級火爆的背后,卻是各家保險公司激烈的競爭。對于一線的營銷員來說,開門紅是業績和獎金的雙重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銷售誤導似乎在所難免。近期,以“贈送大禮包”、“保單升級”、“產品停售”等名義銷售保險的行為,也并不在少數。
保險公司的禮品不好拿
朱女士,就是一位開門紅銷售誤導的被動參與者。近日,保險公司的營銷員給她打電話表示公司年初回饋客戶送獎品。并再三承諾,只是送禮品,絕無產品介紹,不需要花錢,不用填任何單子。
可是到了現場,朱女士發現周圍全是白發蒼蒼的老爺爺、老奶奶。當她找到打電話的營銷員索要禮品時,營銷員表示,禮品是抽獎,要等會議后,或者填一份贈送意外險的表格領取獎品。
朱女士填完資料,拿到的紀念品,不是電話里說的保健枕而是煙盒大小的一包米。
無獨有偶,另一位王小姐也在最近接到了某保險公司的電話。與以往接到電話就會有提示是“某某保險公司”的不同,王小姐這次接到的電話還沒有被任何用戶“標注”過。
電話是王小姐購買過保險的某營業部里,一位陌生的營銷員打來的。她說,要為王小姐做升級服務,當王小姐表示自己已經升級過了,此營銷員仍堅持,王小姐的升級不夠高級,這次的升級是最高級的。而且,營業部還準備了諸多大禮包,可以供她選擇。
在最后,她還再三提醒王小姐,服務升級后還可以進行保單升級,只要帶著曾經購買的所有保單去營業部就可以為她辦理升級。
要求攜帶保單的行為,讓王小姐起了疑心,她再三追問,是不是只是升級,不需要購買任何產品,不會讓填寫任何單子。得到對方確認不需要購買和填單的答案后,王小姐才安心地按約定時間到了營業部。
可是等待她的,卻是幾份協議書和一根簽字筆,也并沒有看到所謂的“大禮包”。王小姐氣憤地離開了營業廳。
其實,北京保監局早在一年前就發布了警示,要求消費者對于“保單升級”、“保險年檢”等行為提高警惕。
北京保監局表示,目前多數壽險公司并無保單升級服務,所謂的“保單升級”、“保單年檢”通常是銷售人員為了完成銷售業績而采取的欺騙手段,銷售人員誤導消費者退掉現有保單后重新投保,大多是為了獲取傭金收入,而對退保產生的損失卻避而不談。
北京保監局提示消費者:一是切勿輕信“保單升級”、“保單年檢”服務,如遇到銷售人員以此為名宣傳銷售,可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咨詢真偽;二是提前解除保險合同會有損失,如需辦理退保業務,建議本人親自辦理并詳細咨詢有關情況;三是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重要證件、存折、銀行卡和保單等資料,切勿交由銷售人員保管或將密碼等信息透露給他人;四是認真閱讀合同條款內容后簽字,以免自身權益受到損害;五是發現銷售人員存在此類問題的,可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反映情況,也可以向北京保監局投訴,我局將嚴肅處理相關公司及人員。
保險產品停售幕后的謊言
除此之外,家住北京的李女士就在最近收到了某保險公司推銷產品的信息,可這一次既不是升級,也不是大禮包,而是一份監管部門發布的停售通知單。
其實,這份稱從2015年1月1日起,原重大疾病、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率將大幅提升的通知單,早就被遼寧保監局辟謠。但是,那張偽造的圖片,卻在朋友圈中,如野草般“春風吹又生”。并在開門紅的時點上,成為不少營銷員新的營銷策略。
其實,除了開門紅期間的誤導,新年前后也是保險產品銷售誤導的高發期。其中就以“產品停售”最為突出,佯裝給予“停售”的產品幾天“寬限期”進行再推銷,也并不新奇。
李女士表示,類似的停售通知,一般都是公司名義發布的,她認識的很多營銷員都給她發過,她知道并不可信。但是,這一次帶著監管部門公章的通知,卻真的讓她一度信以為真了,差點購買了一份并不需要的產品。
某大學生小遠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她認識一位如今在銷售保險的學長,兩個人關系不錯,小遠就把自己親人想買保險的事情告知了他,希望他可以給自己出個主意。結果,對方第一句話卻是“這款產品下周就要停售了,可要抓緊時間。”
小遠急忙回家告知家人,可經過家人的再三確認,學長所說的產品,并無任何“停售”的跡象。
因此,遼寧保監局也警示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時要仔細甄別,從自身實際需求出發理性選擇適合的保險產品,提防以停售、漲價為由的保險銷售誤導行為。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