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民主人士、革命活動家——任芝銘
摘要:任芝銘(1869~1969) 原名近三,字子勉,曾化名志民、和珉,別號余園主人。清末新蔡縣古呂鎮南街人。出身貧寒,幼年靠姨母資助,得入私塾讀書,清末中舉人。早年專心治學,
任芝銘(1869~1969) 原名近三,字子勉,曾化名志民、和珉,別號余園主人。清末新蔡縣古呂鎮南街人。出身貧寒,幼年靠姨母資助,得入私塾讀書,清末中舉人。早年專心治學,不問政治。后常與劉粹軒、閻子固等革命志士接觸,漸熱心國家大事。光緒三十三年(1907)加入中國同盟會,任新蔡支部長。同年閻子固被捕,他和劉粹軒等將閻劫出。為逃避清政府追捕,先后在河南汲縣、鞏縣和遼寧昌圖縣化名教書。 辛亥革命爆發后,聞訊入關。初在北京、天津之間從事革命活動,后回河南,與閻子固組織淮上軍,響應武昌起義。1912年8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他繼續主持新蔡黨務。“二次革命”失敗后,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大肆屠殺革命黨人。他被通緝,再次逃亡,先到潼關、西安,轉赴四川遂寧,后去漢中,再回洛陽,以教書謀生。此后幾年,革命仍處于低潮,他流亡陜西充任家庭教師,間或在幾個縣政府任職。1925年,為響應國民革命軍北伐,他同中國共產黨人合作,參與組建中國國民黨河南省黨部,出任婦女部長。1927年省黨部改組,他離豫赴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師秘書。時逢蔣介石叛變革命,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其二女婿孫炳文被慘殺于上海。從此,他對國民黨完全失望,把革命希望寄托于中國共產黨。1928年8月,十八師奉命入贛“剿共”,任芝銘憤然辭職返里,創辦“今是學校”。今是學校開辦后,很快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新蔡縣活動的主要據點。中共新蔡縣委以該校為基地開展學生運動和婦女運動,并在該校建立共青團和共產黨組織。1930年,應劉積學之邀去河南通志館任《河南通志•人物志》主編兼協修。抗日戰爭爆發后,任芝銘赴新鄉,任豫北師管區司令部參議。1938年春調任國民十三軍后方留守處主任,駐鎮平縣賈宋鎮。他利用職務之便,多次回新蔡動員進步青年去延安參加革命。同年冬,他親送其小女兒任鈞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學習。在延安逗留期間,應邀出席毛澤東主席為他舉行的宴會。1939年秋,任芝銘回到新蔡,直接領導今是學校,在他的支持和掩護下,中共新蔡地下組織很快發展、壯大。中共新蔡縣委書記李濟民的公開身份就是今是學校副校長。任芝銘還擔任抗敵后援會主任。國民黨新蔡縣黨部曾幾次借故逮捕革命師生,均被任芝銘設法營救出來。他還把當地很多進步青年介紹到各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為此,周恩來曾親自寫信,向他表示感謝;新四軍四師師長彭雪楓路過新蔡時,曾去看望他。1941年2月,湯恩伯以通共為名派兵將其拘捕,押解漯河。后因各界人士呼吁營救,引起全國震動,湯方將其釋放。1944年,新蔡縣成立臨時參議會,他被推舉為臨時參議會議長,1946年當選為參議會議長。1947年秋以后,因同中共新蔡縣委失去聯系,又受到地方反動武裝威脅,不得不再次離開新蔡,到重慶大女兒任馥坤家暫住。在渝期間,他多次寫信給河南省參議會議長劉積學和國民黨高級將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張軫,對后來劉積學在信陽起義、張軫在武昌起義起到一定作用。1949年4月任芝銘赴北京向二女兒任銳遺體告別時,受到周恩來副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親切接見。同年9月回到河南。之后,歷任河南省政協副主席、省政府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河南省主任委員等職。1969年1月在鄭州逝世。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市情)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