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捻軍首領——陳大喜
摘要:陳大喜 (1832~?),字泰和,清末汝陽縣陳家寨(今平輿縣東皇廟鄉老圍子)人。幼讀私塾,11歲拜江湖藝人“老泰山”為師,學武賣藝于安徽阜陽一帶。道光三十年(1850)
陳大喜 (1832~?),字泰和,清末汝陽縣陳家寨(今平輿縣東皇廟鄉老圍子)人。幼讀私塾,11歲拜江湖藝人“老泰山”為師,學武賣藝于安徽阜陽一帶。道光三十年(1850)師傅病逝,大喜遵師遺訓,與師養女結為夫妻,返鄉務農。咸豐元年(1851)夏,到阜陽一帶重操舊業。是年冬,和皖捻首領張樂行結拜為兄弟,任皖捻各棚拳場總教練。咸豐三年(1853)秋,張樂行據皖北起義,大喜夫婦回鄉“拉棚子”。邀好友王裕國、王明泰等人,成立商幫,眾人公推大喜為首。大喜把商幫成員分為若干棚,棚以下為串、捻,各棚開設拳場。咸豐年間,豫東南連年饑荒。大喜利用棚子,籌集糧食,救濟災民。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破京城,河南清兵北上援救,軍事力量削弱。大喜乘機配合皖捻入豫作戰,以平輿為據點,聯絡正陽張鳳林等舉起“豫南捻軍”大旗。咸豐十一年(1861)春,大喜率部攻打汝寧府城,占據府城周圍數十圩寨。是年夏,河南布政使鄭元善和候補道張曜率清兵赴平輿“平亂”。大喜聯絡各路捻軍,以青紗帳為掩護,處處伏擊清兵,又調集精銳部隊包圍張曜大本營,斷其糧道。同時分兵進攻新蔡、正陽、項城、確山、息縣等地,使整個豫南地方政府陷入癱瘓,賦稅無征,軍餉無措。清政府即調精銳部隊開往平輿,圍剿大喜。同治元年(1862)秋,清軍在平輿糾集清兵100多營,對捻軍各個圩寨分割包圍,大部分圩寨被清軍占領。清兵調集8營人馬日夜圍攻陳家寨。捻軍將士浴血奮戰29晝夜,打退清軍數十次進攻,傷亡慘重,寨內“無盈尺之壁”。為保存實力,大喜率部突圍轉移。陳家寨于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市情)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