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系列談:游客購物店要有吸引物
摘要: 經常有人問:游客購物店怎么才能讓游客進來?有人說店里賣的東西要有特色,要賣特色商品、旅游紀念品、特色文化商品等;有人說旅游商品店本身要有特色,裝修要體現傳統
經常有人問:游客購物店怎么才能讓游客進來?有人說店里賣的東西要有特色,要賣特色商品、旅游紀念品、特色文化商品等;有人說旅游商品店本身要有特色,裝修要體現傳統文化等;有人說店的位置要好,游客能夠輕易找到;還有的說要開在景區里或景區周圍。筆者認為這些說法都對,但都是表面的、不完整的。游客購物店既然服務于游客,就要按照旅游的規律來開設。
旅游就是那些有閑錢、閑暇時間、閑情逸致的人,從自己待煩的地方到別人待煩的地方去。別人為什么到你這里來旅游,就是因為你這里有吸引他的地方,也就是旅游吸引物。而旅游六要素中的“購”,同樣也需要旅游吸引物。購的吸引物有些與游的吸引物類似,有些則具有自己的獨特性。
明朝末年,北京前門大街鮮魚口路西有一家賣氈帽的小店,因門口的一只黑猴雕塑而出名,被稱為“黑猴兒帽店”或“黑猴兒百貨”。當年在店鋪林立的前門地區,南來北往的客人看到這只可愛的黑猴雕塑,無不進店看看有沒有可買的商品。這個黑猴雕塑就是這家商店的吸引物。同樣在前門大街上的億兆百貨,是當年少有的以大量石材建設的建筑,里面銷售的也多是進口商品,給當時的人以高大上的感覺。在以磚木結構建筑為主的街道上,這個與眾不同的建筑本身就成了吸引物。有些鞋帽店中陳列的巨型鞋帽也起到了吸引物的作用。
除此之外,價格也是吸引物。筆者的外祖父是一位老買賣人,一輩子干百貨。當年,他拉著筆者到王府井大街的東風市場游逛,看到一大堆人圍著一個臺子,臺子上站著一個人,在他腳下堆滿襯衫,這人在喊:“瞧一瞧、看一看,襯衫十塊錢一件了!”臺子周圍的人都在埋頭挑襯衫。外祖父說:“他的服務態度那么差,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買?就是因為價格!這么低的價格使人們顧不上要求他別的了。”在這里,價格就是吸引物。
當我們走到王府井百貨大樓時,同樣是人頭攢動,筆者就問外祖父:“為什么那么多商店,這些人就一定要到這里來買?”外祖父回答:“牌子,王府井百貨大樓的牌子全國都知道。王府井百貨大樓賣的東西質量好也是全國有名的。”品牌、質量同樣是吸引物。
當年,北京百貨業有一家全國紅旗單位——天橋百貨商場,筆者每次去找在那里工作的外祖父,幾乎都是從人群中擠進去的。外祖父告訴筆者,天橋百貨商場以優質服務聞名全國,周恩來總理都來過。在今天看來很多帶有表演性的服務成了這家商場的吸引物之一。其中,量布不用尺子,售貨員用胳膊和手一比,量出來的布和用尺子量的分毫不差。
除了建筑特色、商品特色、商店裝飾的特色這些常見的吸引物以外,質量、價格、品牌、服務也是旅客購物店的吸引物。這些恰恰是在國外旅游發達國家,尤其是歐美國家的旅客購物店最常見的,卻也是如今國內最缺乏的吸引物。
千店一面的現象在國內大量存在。品牌缺乏、商品無特色、質量不穩定、價格高、服務無特色或冷面服務等現象非常普遍。商品無特色已經到了連新品也沒有特色的程度。
如今在一些所謂銷售文化創意旅游商品的店里,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個似曾相識的商品。一張風景照片貼在所有商品上,就美其名曰系列開發。店里的商品拿到網上賣,就自稱為互聯網思維。把景區里的商店統一成一家經營,再開發幾個貌似新穎實際只是把街上隨處可見的小商品加上景區名字或照片,網上再賣點兒,就號稱一體化解決方案。這些自欺欺人的做法無法達到吸引游客購買的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銷售額給了最清晰的回答。
游客購物店要有吸引物的理論并不復雜,做起來也很簡單。在大旅游商品的前提下,商業街要有特色,購物街要有特色,店鋪要有特色,商品要有特色,要在對的地方賣對的商品。一句話,把自身優勢最大地發揮出來,能夠吸引游客前來購買,就是成功!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