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輝“正陽花生模式”第一人
摘要:記者 王朝朝10多年來,他一直在花生科研和技術推廣領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驕人成績。他率領課題組相繼完成國家、省、市科研項目18項,引進培育花生新品種16個,研發花生
記者 王朝朝
10多年來,他一直在花生科研和技術推廣領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驕人成績。他率領課題組相繼完成國家、省、市科研項目18項,引進培育花生新品種16個,研發花生高產栽培新技術15項,其中12項獲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成果獎,在我國縣級花生科研系統中名列前茅。他就是正陽縣花生研究所所長、正陽縣花生產業首席專家、高級農藝師余輝。
1997年10月,余輝懷著一顆服務農業、報效社會的赤誠之心,毅然來到該縣花生研究所工作,一干就是18年。一上班,他跑了湖北、江蘇、山東、河南4個省,向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山東省花生研究所、河南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花生專家“取經”。回來后,他經過無數次試驗,在三年的時間內,終于篩選出適應正陽當地種植的花生新品種4個,研發出了以起壟種植為主要內容的高產、優質栽培新技術,解決了多年來當地未能解決的一些技術難題,為花生產業發展開辟了新途徑,起壟配套種植技術被國家、省、市農業專家譽為“革命性突破”和“正陽模式”。
余輝緊緊圍繞生產需要,以市場為導向,致力于花生新品種選育、育種技術創新及良種良法配套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工作。“九五”以來,由他主持參加的科研項目,先后獲農業部成果獎2項、市廳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在國家級、省級刊物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5余篇,出版論著1部。他先后承擔國家“948”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河南省科技攻關等重要研究項目,率領課題組刻苦攻關,研究出的花生起壟種植等多項新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每年7月至9月,是花生生長的關鍵時期,余輝帶領課題組人員奔波于鄉村和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現場觀摩和技術咨詢,召開現場觀摩會56場次,培訓農民和基層技術人員10萬余人次。多年來,由他率領的團隊,引進選育花生新品種和研發的新技術累計推廣587萬畝次,增加社會經濟效益9億多元。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