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仍居中國城市群綜合發展水平第一
摘要: 新華網上海12月30日電(記者鄭鈞天 潘旭)30日,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2014》在“上海交通大學與新華社瞭望周刊社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
新華網上海12月30日電(記者鄭鈞天 潘旭)30日,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2014》在“上海交通大學與新華社瞭望周刊社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上正式發布。
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六大城市群綜合指數水平的排名依次為: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中原經濟區、成渝經濟區。其中,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在優質人口集聚、居民生活質量和文化發展水平上走在前列,位居第一陣營;山東半島城市群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經濟基礎,位居第二陣營;中原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經濟基礎薄弱,城市一體化程度較低,與東部城市群仍存在較大差距,位居第三陣營。
報告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指出,從總體上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綜合發展水平依然具有絕對優勢,山東半島城市群的發展水平雖落后于三大城市群,但遠高于中原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中原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綜合指數數值均比較小,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質量都相對落后。六個城市群的五年綜合指數結果反映出我國城市群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分層化趨勢,這與我國區域發展差異依然較大的現實相符合,加大對中西部城市群的支持任重道遠。
從基本格局上看,三大城市群壟斷前三甲的地位在短期內難以動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綜合發展水平處于絕對優勢,代表了中國城市群發展的最高形態和前進方向。但同時也要看到,在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引導下,我國各大城市群都在加快發展,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六個城市群各有優勢和不足。京津冀城市群的文化發展指數一枝獨秀,是中國名副其實的文化中心。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總量最大,牢牢占據著中國經濟的霸主地位,同時生活質量指數也遙遙領先,是較為理想的宜居城市群。珠三角以綠色發展見長,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潛力大。山東半島城市群位居中位,有著巨大的趕超優勢。中原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雖然在整體上落后,但在一些指標上也有優勢。
記者還據悉,未來十年,上海交通大學與新華社瞭望周刊社將在共建城市發展數據庫、城市發展智庫機構、城市輿情權威發布與傳播平臺、調研基地、開展相關培訓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