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熱推高收益理財產品 年收益率高達7%
摘要: 為爭奪年末理財市場“蛋糕”,除了銀行理財產品暗自發力外,各保險公司為沖業績也紛紛推出理財保險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可達7%。在保險業內人士看來,這都是
為爭奪年末理財市場“蛋糕”,除了銀行理財產品暗自發力外,各保險公司為沖業績也紛紛推出理財保險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可達7%。在保險業內人士看來,這都是各家壽險公司為即將到來的“開門紅”戰役儲備力量。 現代快報記者 陳孔萍
提醒
理財險超高收益
未必能實現
面對歲末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理財險,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專家提醒投資者:“高收益理財型保險之所以會贏得市場,關鍵在于其超高收益吸引眼球,但需要注意的是,保險類理財產品在推廣宣傳中提到的超高收益率,并不能夠保證實現。”
該人士以萬能險為例,他指出,此類保險產品最多只能向投資者保證年化2.5%的收益率,其他“溢價”部分不在保證之列。因此專家建議消費者在選擇高收益產品時不能只盯著預期收益率,應以保障功能為第一考慮要素,兼顧自身理財需求,有所側重地選購保險理財產品。
此外,業內人士也給出了一些歲末投保攻略。首先,對于已投保的消費者一定要對手中保單進行復查,包括保單是否失效、保單營銷員是否換人以及產品收益是否變動等。其次,如果消費者一時沖動購買了不適合自身情況的保險產品,要第一時間查看保險猶豫期的長短,在猶豫期內退保可以全額退款,免受保費損失。
現象
理財險扎堆上市
年收益率高達7%
記者調查發現,近期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多家公司推出了以理財為主的保險產品,多是分紅型或萬能型產品。某養老保險公司推出的一款封閉式保險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7%,投資期限一年,投資門檻僅為1000元。
在某網銷平臺,記者看到,繼保監會相繼放開部分險企網銷資格后,高收益理財險重出江湖。某險企推出的理財保障計劃宣傳預期收益率為6%,某款萬能保險理財產品宣傳預期收益率為6.5%,起始資金均為1000元起。
記者還發現,除了大部分產品要求最低持有一年,個別萬能險產品更是號稱“3個月后可隨時免手續費支取”。
國泰君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股債雙牛有助于保險公司明年保費業務的開展,目前很多保險產品本質上是理財產品,降息周期下競爭性產品的收益率在下降,但保險公司受益于投資改善,保險產品的收益率呈上升趨勢,將顯著改善保險產品的競爭力。
店鋪紅包
店鋪標示牌:中國人壽
掌柜推薦:“鑫如意(白金版)組合計劃”
店鋪紅包:即交即領的年金產品
一、收益高。“鑫如意(白金版)”是傳統型產品,舉例來說:30歲男性、5年交、選擇60歲開始領取年金、年交10萬元,其在第一年可領取10000元生存保險金,第二年至59歲每年可領取12530元,60歲以后領取金額每年遞增,可以滿足養老需求,80歲保險期滿返還所交保費50萬元。
二、返還穩。每年按照保險合同只要被保險人生存,即可獲得固定返還。其次滿期返還保費,這對投資偏好保守的客戶來說無疑是最具吸引力的所在,安全第一。
三、轉換活。該產品捆綁“金賬戶”后,客戶可選擇生存保險金、年金、滿期保險金進入萬能賬戶,只要賬戶有價值,客戶可以按照自己需要隨時支取,且免收各種手續費,解決了傳統意義上保險為“死錢”的觀念。同時該產品還可以組合保險金轉換年金產品及五款附加意外保障產品,提供菜單式選擇方式,按照自我需求靈活選擇。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