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生融合“大能量” 正陽“基點”走向全國
摘要:世界花生看中國,中國花生看正陽。以“正陽花生”18.81億元品牌價值居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同類產品首位的“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縣”正陽縣,在保障國
世界花生看中國,中國花生看正陽。以“正陽花生”18.81億元品牌價值居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同類產品首位的“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縣”正陽縣,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正走出一條花生生產經營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的路子,再次引起世人的矚目——
小小花生融合“大能量” 正陽“基點”走向全國
記者 韓祖和 劉 陽 周繁真
一個普通的花生果不值啥錢,加工成花生米、炒花生、花生奶、花生油之后身價倍增,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身價又大大提高,再做成引人入勝的奇形休閑食品身價更是不菲。
這是一個普通的花生果通過完善加工、銷售、服務等環節,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撬動“大市場”的真實故事。
近年來,正陽縣把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花生生產經營,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讓三產融合成為拉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
眼下,根據今年初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提出的“以正陽為基點探索農業大縣的扶持模式”戰略部署,農業部有關部門正組織編制《正陽花生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引導正陽從花生大縣走向花生強縣、工業強縣、財政強縣。
“種”出“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縣”
正陽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土質為砂姜黑土,保肥力強,由于花生耐澇、耐旱、耐瘠,所以,據傳清朝年間就有花生種植,并沿襲多年“小麥-花生”種植模式。上世紀90年代以前,正陽縣花生種植已成規模。
“1995年,正陽縣成立花生研究所,至今仍是全國唯一的縣級花生研究所。我們于2002年創新推廣了以起壟種植、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化學調控等高產高效無公害栽培集成技術模式,在大幅提高單產的同時,有效改善了花生的品質,實現花生無公害生產,被國家有關權威人士稱為‘正陽模式’。”正陽縣花生研究所所長、高級農藝師余輝介紹,“自1999年起,正陽作為國家區域花生品種試驗示范基地,承擔研究預審和審定品種特征特性任務,每年引進花生最新品種20個以上,被專家譽為‘花生品種展示博物園’。”
2000年,該縣又引進由我國直接利用花生野生種育種第一人、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張新友選育的“遠雜
為實施花生產業的聯動開發,1999年,正陽縣花生協會成立。目前,已擁有會員16.2萬戶,其中一大批農民迅速做大做強。
正陽縣真陽鎮農民葉柏林,1994年開始種植花生,之后又在本縣流轉7000多畝土地,實行規模化小麥、花生種植,還在新疆天山腳下流轉土地7000畝種植花生,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農民”、“全國青年五四獎章”。
1999年,正陽縣榮獲“全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縣”稱號;2004年,又摘“全國油料生產百強冠軍縣”桂冠,并被授予“河南省名牌農產品”金字招牌;2006年,再創“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縣”;2008年,“正陽花生”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013年,“正陽花生”以18.81億元的品牌價值,居420個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榜的第73位、同類產品的首位。2014年,正陽縣花生種植面積150萬畝,總產量40萬噸。
1999年以來,正陽縣連續15年保持“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縣”地位,花生產業已經成為縣域經濟“三張名片(小麥、花生、生豬)”中的一張。
花生生產“接二連三”融合互動
正陽縣把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花生生產經營,是花生產業發展中自然產生、必然形成的。
1984年以前,正陽縣農民全部出售花生果。
1984年,根據市場需要,正陽人發明了花生剝殼機,群眾開始把花生果剝殼加工成花生米出售。此時的花生剝殼機都是小型的,存在破損率高、剝殼作業不徹底等缺點,加工后的花生米品相不好,賣不上價錢。
1999年以后,大型花生剝殼機開始投放市場,2001年取代了小型花生剝殼機。
2005年,正陽人又發明了花生清選機,可以進行五層清選和六層清選,作業效率分別為3000公斤/小時和5000公斤/小時。
機械化播種及機械化收獲、脫粒加工,成為正陽縣花生生產價值鏈的一部分。
花生果開始“變身”增值。
2000年,葉柏林購買電腦建起了網站,開始嘗試通過互聯網銷售花生,當年便銷售出200萬公斤,凈賺50萬元。2001年,葉柏林建立了一個占地5畝的花生精選廠,并注冊了“百林”牌商標,客戶遍及廣東、湖南等15個省區20多個大中城市。
像葉柏林一樣,正陽縣雨后春筍般崛起營銷大戶2000多戶,有上萬名花生經紀人活躍在全國城市市場,正陽花生走出正陽、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正陽縣油脂公司、食品總廠等加工企業,也都瞄準了花生這顆“金豆子”,紛紛上馬搞起五味花生果、花生油、花生餅干、花生奶、花生糖果等項目。
花生果經過一次次“變身”不斷增值。
正陽縣順勢而為,實施專業組定位定向招商,維維糧油、美食美客、木易奇木、雅東食品等一批花生農副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在正陽一展身手。
2007年,維維集團的目光投向正陽。2008年,一期日處理400噸花生米制成濃香花生油工程項目建成。隨即二期、三期項目啟動。
河南木易奇木有限公司年加工花生殼10多萬噸,年產新型環保防火板材400萬張,填補了國內空白。
正陽縣熊寨鎮岳伍村的梁國印購買了一臺大型花生脫果機,為該村及周邊農民免費脫果,粉碎后的花生藤留給他。他每年加工、收購花生藤5000多噸,還粉碎、收購花生殼2000多噸,一年凈賺100多萬元。
正陽縣像梁國印這樣的大型秸稈收購場就有60多個,使全縣的花生秧、花生殼變廢為寶、遍地生金。
2011年,河南省花生及其制品質量檢驗中心落戶正陽。
當下,正陽縣建設全國最大花生交易市場的構想也在積極實施中。
這些同樣構成正陽花生產業鏈、價值鏈的一部分。
農業部助力正陽走向花生強縣
今年初,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批示:“如何扶持農業大縣,充分發揮其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主要作用,同時又走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路子,擺脫農業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的窘境,是一個關系全局的大課題,也是由來已久的大難題。一方面國家要加大支持投入,另一方面要圍繞農牧業辦工業,發展農業產業化和農業循環經濟,打出農業大縣的比較優勢。請美家同志(農業部總經濟師)組織有關司局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正陽縣可以作為一個基點。”
農業部在專題調研后,派出農產品加工局科技處副處長、博士劉曉軍到正陽縣掛職副縣長,負責正陽縣農業工作,并承擔與正陽縣的對接任務。
農業部聘請了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肉類研究中心等單位的9位權威專家擔任正陽現代農業發展顧問,并于
“如何把小花生做成大產業?正陽花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種植、加工、銷售三個環節要通盤考慮,還要進一步增加內涵,建立一個強大的花生交易市場,這樣正陽花生產業才會真正做大做強。”劉曉軍說,“眼下,正在組織編制《正陽花生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科學定位正陽花生在國內乃至世界的重要作用,并從品種推廣、基地建設、產業鏈條延伸、全程質量控制、品牌建設等方面,頂層設計正陽花生內提品質、外樹品牌的技術路線,引導正陽從花生大縣走向花生強縣。”
劉曉軍又援引韓長賦部長的話說,今后將提高農產品加工流通效率,推進農產品儲藏、保鮮、加工,大力發展“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強產地市場體系建設,支持發展直銷、配送、電子商務等農產品流通業態,引領種植、養殖業品牌培育與產業升級,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劉曉軍的話透露一個新的信息:著力打造小小花生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六次產業”(1+2+3=6),將會產生龐大的能量,這能量將會給正陽、給駐馬店、給河南、給中國的農民和農業帶來歷史性的一躍。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