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與優惠政策助推留英學子歸國潮
摘要: 新華網倫敦12月18日電(新華社記者劉石磊)從“出國熱”到“歸國潮”,從優秀人才流失到學成歸國,海外留學領域近年來出現的這種變化,是國家發展
新華網倫敦12月18日電(新華社記者劉石磊)從“出國熱”到“歸國潮”,從優秀人才流失到學成歸國,海外留學領域近年來出現的這種變化,是國家發展強大的反映,也是加強海外引才工作的成果。
與老一輩留學人員相比,現在留學生回國的動力不再只是愛國的“向心力”,更多的是實實在在的“吸引力”——國內有足夠多的機會、足夠大的發展空間和足夠好的待遇。
正如全英學聯主席李琦所說:“國家的迅猛發展為我們創造了更多機會,此外政府還為海外學子回國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和優惠政策,這讓我們感到十分鼓舞,也增強了我們學成回國的信心和決心。”
對于近年出現的“歸國潮”,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的姜正旺體會更加真切、具體。他說,“留學人員歸國證明的材料一年比一年厚”,一到畢業季,就有一大批留學生為回國工作而到教育處開留學證明,“加班是常有的事”。
目前,中國留英學子已達12萬人,成為規模龐大、品質優秀的人才資源。為更好地吸引、鼓勵他們學成歸國,國家近年來連續出臺優惠政策。
姜正旺說:“與前些年不同,現在的留學生主要是自費留學,自費比例在留英學生中占95%左右,吸引這些學生回國也就成了海外引才工作的重要部分。”他介紹,國家留學基金委發起的“海外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項目”和“自費轉公費”項目就很有針對性。
據介紹,2003年以來,中國駐英使館教育處連續組織評選優秀自費生,累計已有257人獲得優秀自費生獎學金。此外,教育處更是與這些優秀學生建立長期聯系,宣傳國內人才引進政策并鼓勵他們回國工作。今年教育處還建起了一個微信群,以便給這些留學生發布政策信息、招聘信息等。
“自費轉公費”項目則更為直接,教育處幫助選拔成績突出的自費留學生,推薦他們轉為由國家資助、畢業后回國服務的公費留學生。過去兩年中,有133名留英學生被這一項目錄取,今年的自費轉公費結果剛剛公布,又有105人被錄取。
“今年是我留學英國的第六年。近年來,我明顯感覺到身邊同學回國發展的比例在逐年升高,”牛津中國學聯主席申志鵬說,“歸根結底,這顯示出留學生回國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申志鵬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有兩個客觀原因。一是國家越來越重視海外引才工作,“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會上的講話,給了我們海外留學生極大的鼓舞,同學們切實感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回國報效祖國、實現中國夢成了學子們心中的理想”。
其次,近年國內省市、公司紛紛在英國舉辦專場人才招聘會、項目引進會,求才若渴的誠懇態度打動了留英學子,方便的渠道和政策支持為同學們歸國創造了條件。
據了解,國家給予留學生的優惠政策可謂多種多樣,各省市會根據自身情況做出調整,但總體都圍繞落戶、補貼、政策傾斜這三大類。在廣度上,從落實戶口到稅金減免,覆蓋了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不過,申志鵬和李琦都提到,目前留學生還有所顧慮的是住房問題。他們指出,回國的留學生大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而這些城市的房價居高不下,成為困擾很多同學的一個現實問題。
申志鵬建議:“倘若國家能系統地在各省市建立起‘留學生公寓’,以優惠價格出售或出租給優秀回國學子,勢必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頂尖人才。”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