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建立規范系統的神經重癥治療體系
摘要: 中新網上海12月27日電 (記者 陳靜)顱腦創傷如今是中國0~44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盡管隨著衛生體系的建設,顱腦創傷患者得到及時醫療救助的機會大大提升,但仍未從根本上
中新網上海12月27日電 (記者 陳靜)顱腦創傷如今是中國0~44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盡管隨著衛生體系的建設,顱腦創傷患者得到及時醫療救助的機會大大提升,但仍未從根本上降低死亡率。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高亮27日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其實,手術成功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神經系統的損傷還會潛在傷及人體多個臟器、系統的功能和正常運行,引發諸多并發癥,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他指出,只有建立神經重癥監護體系才可以大大降低顱腦創傷患者的死亡率,進而提高其生存質量。
由中國醫師學會神經重癥專家委員會、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等共同主辦的"首屆東方神經重癥論壇"27日起舉行,邀請中華醫學會神經外分會主任委員張建寧、中國醫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會長凌鋒、中國重癥醫學分會會長席修明以及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神經重癥協作組主任王任直等出席會議并做主旨演講。同時,20多位來自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昆明、中國臺灣等城市和地區一線大學附屬醫院的專注于神經重癥的專家一應邀參會。
作為論壇大會主席之一的高亮透露,主辦方除了以臨床實踐問題為議題引導外,還提供了10個全國典型案例供與會者共同探討。
在神經外科領域工作20載的高亮很早就開始關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這個課題。為此,他曾專程前往美國學習相關知識。這位神經外科專家大力倡導建立把神經外科診療手段與重癥醫學科(ICU)等專業結合提來的“神經重癥監護與治療”體系。12年從事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的經歷,使他認識到,如果能增強神經外科醫生的重癥醫學治療能力,同時也讓重癥醫學科醫生掌握相應神經專科知識,將大大促進治療的合理性。高亮說,多年診療經驗證明,在健全的神經重癥監護體系下接受治療的重癥顱腦外傷或腦血管病患者,其死亡率可以降到很低水平。
據知,目前,全球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都建立了獨立的神經重癥搶救體系,近10年來,在大的醫療中心,神經重癥監護病房的建立越來越普遍,并成立了相應的神經重癥協會,方便神經重癥專業醫護人員的培訓再教育和職業資質準入。而在中國,中國醫師學會神經重癥專家委員會,中華醫學會神經重癥協作組、神經內科協作組均剛剛成立。
據了解,在上海,除了華山醫院、第十人民醫院、仁濟醫院已經設立神經重癥病房外,其余眾多三甲醫院均未設立獨立規范化的神經重癥診療系統;一些中心醫院雖亦有神經外科建制收治腦出血等病患,但神經重癥治療仍不成體系,且專業培訓缺乏。
高亮說,上海尚且如此,中國其他地區醫療機構神經重癥治療體系不規范、不健全的情況更可想而知。他希望中國醫療機構關注神經重癥治療體系的建立,并推動相關培訓,期望醫護人員掌握神經重癥的理論體系和技術,使重度顱腦外傷患者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提高救治率。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