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錢緊 理財產品收益率攀升
摘要: 本報記者 杜雅文 盡管央行降息,但隨著股市走強存款外流加速以及年底資金緊張,多家銀行吹響了“搶錢”號角,推出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攀升,預期年化
本報記者 杜雅文
盡管央行降息,但隨著股市走強存款外流加速以及年底資金緊張,多家銀行吹響了“搶錢”號角,推出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攀升,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6%的理財產品已成為“新常態”。
在資本中介業務規模快速膨脹的情況下,為應對錢緊及留住高端客戶,不少券商也加入了“搶錢”潮,推出的門檻在100萬元以上的收益憑證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9%,被客戶頻頻秒殺。
年化收益率再上6%
降息預期下,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不降反升。“今年受股市影響,存款業務很難做,預計明年更難。”興業銀行一家網點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自股市火爆后存款搬家就頻頻上演,在央行降息后該行推出的多款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反而上升到6%。12月26日該行即將開始發售的一款3個月期限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6.5%。
在興業銀行網站上,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近期推出的天天萬利寶系列產品,期限從28天到56天不等,年化收益率基本都在6%以上。此前一天,平安銀行推出的一款靈活添利201期平安夜特別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甚至高達6.7%。不過該產品僅限于手機銀行客戶購買,投資期限為35天。
來自銀率網的統計數據顯示,銀行大打節日牌,在圣誕節推出的12款專屬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高達5.78%,其中有6款產品預期收益率超6%。這種高收益率還將延續到元旦,如錦州銀行已經開始銷售的兩款元旦專屬理財產品,起購金額均為5萬元,收益類型均為非保本浮動收益,投資期限分別為365天和35天,預期收益率分別為6.6%和6%。而就在降息前的11月份,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在6%以下,甚至低至4%點多。
此外,與股票掛鉤的理財產品也成為近期銀行發售的熱門主題。廣發銀行、農業銀行、南洋商業銀行、平安銀行等都推出與股票指數表現聯動或與股票掛鉤的理財產品,且不少產品都承諾保本,有銀行聲稱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能達到19.4%,期限從30天到56天不等。
多方機構加入鏖戰
面對銀行的“搶錢”行為,券商也通過密集發行產品來留住客戶。華泰證券網站顯示,該公司于最近3天連續推出了聚金10號收益憑證、聚金11號收益憑證以及聚金12號收益憑證,投資期限分別為27天、26天及25天,認購起點為100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9%。產品一推出就被秒殺,如按計劃發行規模上限計算,總共吸金高達25億元。
國信證券網站顯示,在金元系列產品中,僅12月24日及25日兩天,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數量就占了整月數量的一半以上。其中,認購期為12月25日的有7款保本收益憑證理財產品,投資期限從20天到182天不等,認購起點最低5萬元,最高100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在6.8%至7.1%之間;認購期為12月24日的有4款保本收益憑證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6.2%至6.55%之間。在此之前的類似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則在5.4%以下。
中國平安也于近日推出財神節活動,旗下17個業務單位參與,共推出18款主力產品,其中有7款是高收益的明星爆款產品。首個上線的個人養老投資工具平安富盈人生,預期年化收益9%,認購起點僅需1000元。12月23日和24日,平安財富寶連續推出財富盈系列,4期共8000萬元,實現209秒售罄,人均認購金額23.4萬元,其中最快一場36秒售罄。12月25日,平安財富寶又推出平安大華財富寶貨幣市場基金大額盈收益翻倍卡,在當天認購大額盈的用戶,至明年1月4日在大額盈實際收益率的基礎上,加送4%的收益率。這意味著活動期間,大額盈年化收益率可能高達8.2%。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