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我和媽媽一起包餃子!”
摘要: “我和媽媽一起包餃子” “比一比,看誰包得又快又好” 熱鬧的活動現場 “看我包得怎么樣” “看,我的勞動成果”□晚報記者
“我和媽媽一起包餃子”
“比一比,看誰包得又快又好”
熱鬧的活動現場
“看我包得怎么樣”
“看,我的勞動成果”
□晚報記者 張寧/文 侯飛/圖
“不對,餃子皮不是這樣捏的”、“這樣包出的餃子才好吃”……12月22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冬至。在冬至到來的前夕,40名晚報小記者跟隨各自的家長準時來到市中華大道西段路南的塞納河畔售樓部,參加晚報親子包餃子大賽活動。
在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首先向小記者們介紹了冬至吃餃子的來歷。小記者們聽得津津有味,個個躍躍欲試地準備開始包餃子。當工作人員把事先準備好的餃子餡和皮端上桌后,小記者們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擼起衣袖,準備和媽媽一起開始包餃子。
記者現場看到,平日里吃餃子的時候個個狼吞虎咽的小記者們,可到了讓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時候卻沒那么簡單了。 只見小記者們手托餃子皮兒, 仔細地把餃子餡包進皮兒里。讓人看著那一個個的認真勁兒倒真像那么回事, 可包出來的餃子卻是長的、扁的、圓的……
隨后,在媽媽的指導下,小記者們才包出了一些像模像樣的餃子。“沒想到包餃子還真沒有想象當中那么容易。”小記者張曉月說,“平時在家吃餃子都是爸爸媽媽包,我只負責吃。 現在才知道包餃子的不易。以后再吃餃子,我也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包。”
“此次的包餃子活動非常有意義,不僅讓孩子學習了包餃子,還讓孩子感受到了勞動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媽媽與孩子之間的互動。”現場一位小記者的家長說,和孩子一起包餃子不但增強了孩子們動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體會到了自己勞動成果帶來的樂趣與滿足。也給孩子們在學習生活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記憶。
小常識: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在這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有吃餃子、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