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支付靠譜嗎?
摘要: 業內人士:大范圍推廣尚有諸多難題當人們為網絡支付安全問題擔憂,為遺忘銀行卡密碼煩惱不已的時候,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刷臉”支付技術。該技術以面部識別系統
業內人士:大范圍推廣尚有諸多難題
當人們為網絡支付安全問題擔憂,為遺忘銀行卡密碼煩惱不已的時候,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刷臉”支付技術。該技術以面部識別系統為核心,消費者不需要錢包、信用卡或手機,支付時只需要面對POS機屏幕上的攝像頭,系統會自動將消費者面部信息與個人賬戶關聯,交易過程十分便捷。
近日,在2014首屆中國(上海)移動生產力大會上,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發布了國內第一款“刷臉”支付產品。
對此新事物,銀行業內人士表示,使用“刷臉”支付系統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改造各種設備,短時間內推廣存在諸多難點。
“刷臉”支付系統安全性高
據了解,“刷臉”支付系統的核心在于人臉識別技術。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在公安、銀行、學校、海關、邊防、政府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其他領域的應用為人臉識別支付奠定了基礎。
人臉具有不可復制性,采用非接觸的方式進行識別,能避免個人信息泄露,大大提高了安全級別,還能減少泄密及忘記密碼的煩惱。同時,“刷臉”支付系統確認支付者的身份僅需1秒。
有了“刷臉”支付系統,用戶可以在家開戶,并進行身份確認,開戶后進行人工審核。
業內人士:大范圍推廣難
那a么,“刷臉”支付系統的可行性有多大呢?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任何一種創新支付方式,銀聯都會本著對持卡人負責的態度,與產業各方合作,在業務、技術、標準、安全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探索,希望在研究出技術成熟、業務可行且安全可控的解決方案并獲得監管及合作機構認可后,為持卡人帶來安全和便捷的創新支付產品和服務。
雖說“刷臉”支付系統簡單、方便、安全,可以滿足一部分人的好奇心,但短時間內不會成為主流。因為“刷臉”支付系統走向商業化,需要具備完備的產業鏈,涉及系統開發、數據采集等方面,臉部數據采集會比指紋數據采集相對復雜些。同時,包括后臺、驗證信息、ATM機、商場支付機器,甚至銀聯作為轉接系統,都要進行大范圍的改造。
另外,對“刷臉”支付系統的信息儲存賬戶等,也需要謹慎開發、維護和使用,這些都是不小的工作量。考慮到投入產出比,即便有銀聯等轉接系統的推動,“刷臉”支付系統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相關鏈接>>>
2013年,芬蘭推出全球首個“刷臉”支付系統
2013年7月,芬蘭一企業推出全球首個“刷臉”支付系統,讓消費者購物時不再需要信用卡、錢包或手機。
芬蘭初創公司Uniqul已為這套基于面部識別技術的“刷臉”支付系統申請專利。
結賬時,消費者只需在收銀臺面對POS機屏幕上的攝像頭,系統自動拍照,掃描消費者面部,再把圖像與數據庫中的存儲信息進行對比。消費者面部信息同時與支付系統相關聯。等到消費者的身份信息顯示出來后,他或她只需在觸摸顯示屏上點擊“OK”確認,交易過程即告完成。整個交易可在5秒鐘內完成。 (徐小防 輯)
責任編輯:ly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