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受訪者提醒年輕人 買彩票別指望天上掉餡餅
摘要:彩票作為一種另類的理財方式,既讓普通人有機會當“土豪”,也支持了國家相關事業發展。然而,現在很多年輕人全心投入到買彩票大軍中,想著靠中獎一夜暴富。人們
彩票作為一種另類的理財方式,既讓普通人有機會當“土豪”,也支持了國家相關事業發展。然而,現在很多年輕人全心投入到買彩票大軍中,想著靠中獎一夜暴富。人們如何看待這種心態?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進行的一項調查(18089人參與)顯示,81.9%的受訪者買過彩票,其中13.0%的受訪者期期買,23.1%的受訪者經常買。對于熱衷買彩票的年輕人,77.2%的受訪者認為應該調整心態,不要寄希望于天上掉餡餅。
遼寧某縣級市的常江高中畢業后就經營起了彩票站,至今已經是第8年了。“頭五六年生意很好”,尤其是當她的彩票站出了頭等獎734萬元之后,“我拉了橫幅在門口當廣告,有時一天的流水過萬元。那位得主就是附近小區的,獲獎后獎給我10萬,皆大歡喜”。后來福彩和體彩陸續出了很多新玩法,“但中獎的概率并沒有提高”。
今年45歲的王新忠自稱是彩迷,“最高中過福彩雙色球5萬元,是個二等獎”。除了雙色球,他也玩選3個號碼的福彩3D,“中過幾次1000元,但平均下來,一年可能都攤不上一次。”他會在開獎前,在彩票站的走勢圖前坐一下午,或者和彩友們討論當期概率,或者自己買些預測材料研究。“雙色球每期7個號碼,你雖然知道哪個出現的概率大,可哪怕浮動3個號,組合也有6000多種,全買下來也要1萬多元,如果不中,全打水漂。”
對于買彩票的原因,67.0%的受訪者是為了試試手氣,39.3%的受訪者將其當做一種理財方式,37.5%的受訪者是純粹買著玩,9.8%的受訪者是為了支持國家福利事業,6.4%的受訪者是中過獎想中更大的。
有多少人會專門花時間研究彩票?調查中13.5%的受訪者表示會,86.5%的受訪者不會。
根據常江多年的觀察,對彩票特別熱衷的大多是中年人,“而且可以看出,他們的經濟狀況并不好。尤其是在彩票站久待的,大多衣衫不整,眼睛通紅,還愛吸煙。有的是做生意失敗,有的是在家里受氣,還有的是做小本生意,覺得太苦太累。他們大多有種想一夜翻身的心理”。但常江也說,自從有媒體曝出電視直播搖彩作假后,對彩票狂熱的人越來越少了。“事實上,身邊中獎的人也越來越少,很多人開始不信任這種‘改變命運’的方式。”
對于福彩、體彩開出的幾億元獎金得主,54.4%的受訪者覺得“不可信,是安排好的”,23.0%的受訪者覺得“可信,刺激我多買”,22.5%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有多少人想過一夜暴富?調查中,90.8%的受訪者表示想過,其中28.2%的受訪者經常這么想。僅9.2%的受訪者表示沒想過。
吉林的徐先生在2007年靠復式投注中過一次十幾萬元的二等獎,但他并未因此投入更多精力買彩票,“我自己是做水泥生意的,身邊當老板的很少有愛玩彩票的。靠彩票致富就是賭運氣,一夜暴富的人很少,因為彩票雪上加霜的卻有很多。”
記者調查發現,當下不少年輕人也熱衷買彩票。對此,79.0%的受訪者認為是源于想一夜暴富的心理,17.6%的受訪者分析是因為單靠踏實工作難致富。還有人認為是由于存在投機取代奮斗心理、對生活不滿和媒體對大獎過度宣傳。
劉文師畢業于北京一所經貿類大學,他的室友曾一度癡迷彩票。“室友聽說清華有學金融數學的學生中了500萬元,特別想檢驗一下自己的智商,也每天投入大量時間計算往期彩票的出號規律。不出半個月,買彩票就花掉了1500多元,基本顆粒無收。后來,他越是血本無歸,就越想一注翻本。直到學期末連掛3科,才醒悟到這半年的做法很荒唐”。室友告訴劉文師,彩票最大的規律就是隨機,基本沒有可循的規律,“所以,彩票只是一個游戲,別太當真”。
收藏家馬未都曾在一檔脫口秀節目里表示,“目前中國彩票最大獎是5億多元,這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個天大的獎,在我們一個不允許賭博的國度里,設這么大獎有點問題”。在馬未都看來,彩票中獎金額應該有一個上限,即500萬元,不能無限累加,“賭博是人生惡習,誤入其中一生都不得快樂”。買彩票,為福利、體育事業貢獻可以,“中彩了可以改變你的生活,但不應該改變你的命運”。
對于熱衷買彩票的年輕人,77.2%的受訪者建議調整心態,不要寄希望于天上掉餡餅,64.7%的受訪者表示偶爾買買可以,但改變命運還得靠個人奮斗,16.1%的受訪者建議理性對待財富,提高駕馭財富的能力,10.0%的受訪者建議要有長遠的人生規劃。
劉文師表示,對于年輕人來說,當前的創業環境這么好,“只要你扎實認識市場、研究需求、創新想法,就不怕沒有投資者支持你。這樣一路下來,挑戰更大,且都是積極的,成就感也會更強。哪怕失敗,也會成為成功的基礎”。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